儒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儒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地偏不信容高蓋,俗儉真堪著腐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
- 上黨從來天下脊,先生元是古之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 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
- 朅從冰叟來游宦,肯伴臞仙亦號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生日,王郎以詩見慶,次其韻,并寄茶二十一
- 東武縣令天馬駒,泮宮先生非俗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段屯田分得于字
- 周王常德須攘狄,漢帝雄才亦尚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青濰將謝承制
- 政用疏通合典則,戚聯豪貴耽文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
- 推轂幾年唯鎮靜,曳裾終日盛文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又作此奉衛王
- 方朔長身無飯吃,人間飽死幾侏儒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再用儒字韻二首
- 由來廢冢誰為者,詩禮相傳大小儒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再用儒字韻二首
- 要識死生真道理,須憑鄒魯圣人儒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讀語孟
- 五十年來住鏡湖,白頭仍是一臞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興
- 索米官倉例坐愚,東方未可戲侏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郊居
- 君看魯二生,亦豈圣人偶;凜然諸儒間,人可我獨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感五首以不愛入州府為韻
- 只言燕趙多奇士,豈必書生盡腐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十一月三日過升仙橋作
- 峨冠本愿致唐虞,白首那知墮腐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冬有感
- 不然學道窮實際,詎舍正大崇奇儒林丈人學擅世,余事尚壓蔡與崔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中得長句戲呈周輔并簡朱縣丞
- 未應湖海無豪士,長恨乾坤有腐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江夏與章冠之遇別後寄贈
- 白首歸修汗簡書,每因囊粟戲侏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九月十四日夜雞初鳴夢一故人相語曰我為蓮華
- 歸臥元知作餓夫,宦游依舊是臞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戲作
- 主人壁上鋪州圖,主人堂前多俗儒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五粒小松歌
- 鋤耰萬里山無盜,袞繡三朝國有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忠獻韓公挽辭二首
- 爾知平戎競何事,自古無不由吾儒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聽平戎操
- 公家宣和中大夫,大江之西推名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賀必遠叔四月八日洗兒
- 蓬萊藏室盛東都,只著古書并老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羅巨濟教授蓬山堂
- 拋了儒書讀相書,卻將冷眼看諸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贈曾相士二首
- 自從雪魄冰魂散,魯國今誰更服儒?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林元復挽詩
- 昔年從宦干戈地,黃綬青春一魯儒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憶過潤州
- 石建每聞宗謹孝,劉歆不敢衒師儒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崔邠拾遺
- 九門洞啟延高論,百辟聯行挹大儒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覽詩卷因以見示
- 春服既成沂可浴,孔門世不乏迂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兒侄二首
- 靈王太子本讀書,縱談谷洛參諸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寄題登封揖仙亭
- 自公退食趣有余,好古博雅耽文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林叔大架閣上京
- 九列誰云非顯涂,人生已不負為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光祿王卿致仕歸荊
- 家家生計只琴書,一郡清風似魯儒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袁州作
- 安樂窩中雖不拘,不拘終不失吾儒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安樂窩中吟
- 開闢而來世教敷,其間雄者號真儒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答人語名教
- 上界官府多文書,我臞猶比山澤儒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聞文潛舍人出試院約毅父考功尋春
- 昭陵取士極妙選,乃孫應詔從諸儒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諸公勸楚真叟應進士舉以詩勉之
- 慚愧珍羞□初度,忽忘門戶是窮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胡景參制機見壽二首
- 籓籬吾道難為黨,衣食諸人未信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二月四日梅山弟留飲
- 誰將糟粕視詩書,兄弟何妨做拙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梅山弟來同飲醉書本堂
- 寄語嵩峰子張子,山林深隱是耆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張子華中秋感時
- 愈契大顛非為佛,坡知老印本來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詩似來石門風少野
- 下澤出游無款段,長安飽死羨侏儒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官廩月錢不足經費
- 王家賜第曾開府,天子營宮此嚮儒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太學建講殿割王第西偏營置
- 編年誰秉丹青筆,流落周南一腐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神宗皇帝挽詞三首
- 商頑余民俗未泯,習尚兇獷羞為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余五十五
- 曾聞轉戰平堅寇,共說題詩壓腐儒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述舊紀勛寄太原李光顏侍中二首
- 鄰翁問我乃何者,得毋亦以名自儒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卜居
- 久諳末俗難謀道,益厭庸兒妄問儒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奉寄黃任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