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在第8個字的詩句
仁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非非義之屬,是是仁之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劉壯輿長官是是堂
- 先帝親收十五人,(仁宗朝賢良十五人,今惟富鄭公、張宣徽、錢純老及余與舍弟在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年王中甫挽詞
- 問君奚所欲,欲談仁義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鄭清叟秀才
- (臣嘗于經(jīng)筵論奏仁宗皇帝謚日明孝:若明而不仁,則民畏而不愛;仁而不明,則民愛而不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
- 允毅何公,甚勇於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何公橋
- 堂堂元老後,亹亹仁人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魯元翰少卿知衛(wèi)州
- 藏春塢里鶯花鬧,仁壽橋邊日月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張刁二老
- 愿従蘇子老東坡,仁者不用生分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龍尾硯歌(并引)
- 乃以遺存,曰:此亦仁人之饋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憲仲哀詞(并敘)
- 愿從蘇子老東坡,仁者不用生分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龍尾硯歌
- 盧令令,其人美且仁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盧令
- 物微限通塞,惻隱仁者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過津口
- 虛極靜篤道乃見,仁至義盡余可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
- 菽水欣欣每盡歡,仁賢不必襲衣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出門與鄰人笑談久之戲作
- 奇勛偉績曠世無,仁人志士臨風(fēng)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離堆伏龍祠觀孫太古畫英惠王像
- 醺酣更唱太平曲,仁圣天子壽無疆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郡齋獨酌 黃州作。
- 古公亶甫,積德垂仁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善哉行 其一
- 太伯仲雍,王德之仁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善哉行 其一
- 晏子平仲,積德兼仁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善哉行 其一
- 騰書漕府私自列,仁者惻隱從其祈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憶昨詩示諸外弟
- 圣主憂勤致治平,仁風(fēng)惠澤被群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端午帖子·皇帝合六首
- 切切善惡戒,丁寧仁義言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重讀徂徠集
- 萬轍走聲利,獨趨仁義涂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白秀才西歸
- 有能揭之行,可謂仁者勇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焦千之秀才
- 卷道或獨善,施物仁貴兼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徐生假山
- 四輔哲且善,天子仁又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南獠
- 治世用刑期止殺,仁心聽獄務(wù)求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張吉老赴浙憲
- 雖乖獵者意,頗塞仁人責(zé)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裴仲謨放兔行
- 天之誠神,宜鑒于仁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貞符
- 皇命于愬,往舒余仁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奉平淮夷雅表·方城,命愬守也。卒入蔡,得
- 不忍與君別,憐君仁義人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贈李陽孫
- --韓愈德風(fēng)變讒巧,仁氣銷戈矛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遠游聯(lián)句
- 後人卻笑渠儂猛,仁及偷兒不及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
- 雙明日配月,再立仁與義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胡英彥得歐陽公二帖,蓋訓(xùn)其子仲純、叔弼之
- 持謝愛朋友,寄之仁弟兄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遣病
- 更張聊欲亢吾宗,仁孝承家合至公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重讀唐太宗紀
- 江淮君子水,相送仁有余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忽不貧,喜盧仝書船歸洛
- 顧以兒童愛,每從仁者求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秋夜同暢當(dāng)宿藏公院
- 禁中夜半定天下,仁風(fēng)義氣徹修門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
- 與公相見清班在,仁祖重來筑舊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奉答吉鄰機宜
- 平地誰言無崄岨,仁人何處不安全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學(xué)士奉使高麗二首
- 平地誰言無嶮岨,仁人何處不安全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學(xué)士奉使高麗二首
- 西湖草木公所種,仁人實使甘棠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陪歐陽少師永叔燕潁州西湖
- 弱柳貫魚魚弗違,仁人在上民不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一石鼓
- 自甘為野客,不愿仁王朝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侄孫亦龍作亭于小山之上□余以野亭名之得詩
- 與吾同祖硯北者,仁愿如兄壯歲亡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63
- 外之君臣內(nèi)父子,仁義禮樂定筆端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謝章伯益惠硯
- 不令一物傷天理,仁愛方知真宰心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昌言謫官符離有病鶴折翼舟載以行及還修注始
- 一民一物吾肺腑,仁者自是哀鰥恫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夏夜臺州城中作
- 常憂刀斧劫,竊慕仁壽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草木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