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20個字的詩句
云在第二十個字的詩句
- 孤燈不明思欲絕,卷帷望月空長嘆,美人如花隔云端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長相思二首
- (子由初赴南京,送之出東門,登城上,覽山川之勝,云此地可作樓觀,于是始有改筑之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劉貢甫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
- 張旭三杯草圣傳,脫帽露頂王公前,揮毫落紙如云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飲中八仙歌
- 千騎為一隊,萬騎為一軍,朝踐狼山雪,暮宿榆關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出塞曲
- 古來歷歷興亡處,舉目山川尚如故;將軍壇上冷云低,丞相祠前春日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南行
- 頗聞盧龍已數盡,復道飛狐合屯戍;轅門倘駐拂云祠,烽火應過明妃墓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潘德久使薊門
- 袖中短鐵青蜿蜒,昔曾巴丘從老僊,削平巖崖抉云煙,此妙可得不可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月下野步
- 當無緒、人靜酒初醒,天外征鴻,知送誰家歸信,穿云悲叫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傾杯·水鄉天氣
- 秋去何所歸,春來復相見,豈不解決絕高飛碧云里,何為地上銜泥滓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燕銜泥
- )我行自東,山海其空,旅棘有叢;我行自西,壘與云齊,雨雪凄凄;我行自南,烈火滿林,日中無禽,霧雨淫淫;我行自北,燭龍寡色,何枉不 -- 出自唐·顧況·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·我行自東一章
- 鳴皋少室崢嶸倚天闕,下有回淵萬仞蟠雙龍,蒸云結雨氣蒙蒙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酬林志寧
- 忽不見兮心之傷,余之思兮心之傷,余之思兮曷云其忘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我思古人
- (熙載婢妾甚多,不為防閑,往往私出侍客,客賦詩云云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憒?閑蝗?梢皇祝*據元吳師道敬鄉錄卷一云,此乃宋俞紫芝訴衷情詞,當為王庭筠所書,并非其自作。 -- 出自元·王庭筠·謁金門 賦玉簪
- 曰賞音不少者,為彼中宋吏部陳菊圃者甚眾,故云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玉漏遲 前一篇懷舊有感,曰粼吹者,為見寄
- 酒闌更唱迭和,忽以成卷,漫錄之,以為再會喜話云賣藥韓康伯,還丹呂洞賓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南柯子 仆慕呂勉夫陳天民之為人(原作舊,
- 真禪贊,而此首亦詠七真之詞,因疑此首亦宋披云作。 -- 出自元·宋德方·雨霖鈴 同前案此首未注名,但其前一首則注
- 誰家獨住青嶂邊,十月花開紅可憐,一聲雞叫層云巔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上灘行
- 又不見小胡公,沈潛探索要且親,傅心嫡派非礽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答胡委履二首
- 吾是以見云之書而書之云,子又鳥知書非云而云非書,以此壽子身,壯作老息神不枯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江陵為瀏陽柳氏作云山書院歌
- 南條一脈接仙霞,江浙平分兩水涯;讀書廿年想云海,攀天今日上蓮花;巉坑俯極三千界,縹緲高承萬里槎;第一茲游快心事,名山大好屬吾家。 -- 出自·黃炎培·蓮花峰絕頂
- 三四君子只是爭些閑氣,爭如臣向青山頂頭,白云堆裹,展開眉頭,解放肚皮,但一覺睡。 -- 出自宋·陳摶·對御歌
- 路遠莫致倚躊躕,盝岡茵草帶香鋪,安得高眺白云衢。 -- 出自明·鄧氏·金陵九思
- 魚龍飛出滄海底,咄嗟如律愁神公,急襫北斗卷云漢,凌澌卷入天瓢中。 -- 出自宋·李之純·雪后
- 是汝諸人,不妨東行西行,第一莫教撞著跛腳老云門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皎然書平定字,攻愧寫二圓相,引得多少平人望云上樹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題參政樓公二圓相圖
- 汴都我宋興王宅,二百年來立宗祏,一朝飛瓦下云端,盡毀前模變新飾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燕京小
- 淮兵由福山入吳,曹氏園亭首被禍,故草窗詩云云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題福山曹氏畫
- 紅牙按腔《白苧》舞,仙袂翩翩欲輕舉,驚鴻翻云雛鳳語。 -- 出自明·張和·夜宴曲
- )我行自東,山海其空,旅棘有叢;我行自西,壘與云齊,雨雪凄凄;我行自南,烈火滿林,日中無禽,霧雨淫淫;我行自北,燭龍寡色,何枉不 -- 出自唐·顧況·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·我行自東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