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在第3個字的詩句
乘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萬里乘云去復來,只身東海挾春雷。 -- 出自清·秋瑾·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
- 我欲乘槎,直窮銀漢,問津深入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·過黃河
- “不知乘月幾人歸,落月搖情滿江樹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李白乘舟將欲行,忽聞岸上踏歌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汪倫
- 耐可乘明月,看花上酒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浦歌十七首
- 塞虜乘秋下,天兵出漢家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塞下曲六首
- 天行乘玉輦,飛燕與君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長信宮
- 大海乘虛舟,隨波任安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僧行融
- 沛然乘天游,獨往失所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
- 海客乘天風,將船遠行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估客行 ( 行一作樂 )
- 姹女乘河車,黃金充轅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草創大還,贈柳官迪
- 見君乘驄馬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韋侍御黃裳其二
- 去去乘白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四十五
- 吾當乘云螭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十一
- 正有乘軒樂,初當學舞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賦得鶴送史司馬赴崔相公幕
- 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調歌頭·明月幾時有
- 便欲乘風,翻然歸去,何用騎鵬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念奴嬌·憑高眺遠
- 海上乘槎侶,仙人萼綠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海上乘槎侶
- 便欲乘風,翻然歸去,何用乘鵬翼? -- 出自宋·蘇軾·念奴驕
- 我欲乘飛車,東訪赤松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金山妙高臺
- 相將乘一葉,夜下蒼梧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藤州江下夜起對月贈邵道士
- 帝出乘昌運,天心予太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郊祀慶成詩
- 朅來乘樏廟,復作微禹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涂山荊山記所見
- 飄飄乘倒景,誰復顧遺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木櫪觀
- 我生乘化日夜逝,坐覺一念逾新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百步洪二首
- 豈知乘槎天女側,獨倚云機看織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
- 坐令乘傳遽,奔走為儲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劉貢父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
- 白鷗乘曉泛,黃犢試春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山村
- 雪中乘興真聊爾,春盡思歸卻罷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送張山人歸彭城
- 忽然乘物化,豈與生滅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形贈影
- 亟其乘屋,其始播百谷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七月
- 二子乘舟,泛泛其景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二子乘舟
- 二子乘舟,泛泛其逝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二子乘舟
- 駕我乘馬,說于株野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株林
- 乘我乘駒,朝食于株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株林
- 路車乘黃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渭陽
- 亢陽乘秋熱,百谷皆已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雨
- 未因乘興去,空有鹿門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冬日有懷李白
- 異方乘此興,樂罷不無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,即日成,往來之
- 有客乘舸自忠州,遣騎安置瀼西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簡吳郎司法
- 椽曹乘逸興,鞍馬到荒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
- 紛紛乘白馬,攘攘著黃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憂
- 戎狄乘妖氣,塵沙落禁闈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盧十四弟侍御護韋尚書靈櫬歸上都二十韻
- 聞道乘驄發,沙邊待至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渝州候嚴六侍御不到,先下峽
- 雕鶚乘時去,驊騮顧主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(郭
- 早知乘四載,疏鑿控三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禹廟(此忠州臨江縣禹祠也)
- 得喪乘除,暮四朝三又何異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洞仙歌·舊交貧賤
- 醉者乘車墜不傷,全得於天也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卜算子 用莊語
- 渾欲乘風問化工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一翦梅 中秋無月
- 豈無乘秋隼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大嘴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