黏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黏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山徑濕螢黏露草,井床病葉霣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秋即事
- 水落枯萍黏蟹椴,云開寒日上魚梁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晴閑步東村由故塘還舍作
- 水初泛溢黏天綠,梅欲飄零特地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春感事
- 熠熠露螢黏徑草,冬冬漏鼓下譙樓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中庭納涼
- 水落枯萍黏破塊,霜高丹葉照橫林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西窗獨(dú)酌
- 園徑露螢黏濕草,塔檐風(fēng)鐸亂疏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酌
- 草根冷露黏濕螢,幽人岸巾坐津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荊溪館夜坐
- 醉思蒪菜黏篙滑,饞憶鱸魚墜釣肥,誰遣貴人同此感,夜來風(fēng)月夢(mèng)苔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和范待制月夜有感
- 癡欲煎膠黏日月,狂思入海訪蓬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醉鄉(xiāng)
- 花片落時(shí)黏酒盞,柳條低處拂人頭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望江南/憶江南
- 萬事絲窠黏露珠,奉親最樂天下無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左正卿壽慈堂
- 料應(yīng)也、霜黏鬢旁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柳梢青·小飲微吟
- 卉葩木菓黏枝條,集臺(tái)脫熱昏痾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終守園池
- 陸羽井苔黏瓦缸,煎鐺瀉鼎聲淙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平山堂留題
- 秀額妝殘黏素粉,畫梁歌暖起輕塵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商守宋郎中早梅
- 蝸殼已枯黏粉壁,燕泥時(shí)落污書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日雜興四首
- 數(shù)粒蒼山黏遠(yuǎn)漢,樹色煙光紫翠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賀新郎·月插青螺髻
- 最多情、欲黏還墜,落泥片片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金縷曲·瀚海飄流燕②
- 挑將竹淚,黏上空枝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丑奴兒慢·春日
- 曉縈瑞霧黏初潤,晴映高云暴未乾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和林和靖先生梅韻
- 若非野店黏官歷,不記今朝是立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湘潭道中即事二首
- 風(fēng)柳細(xì)條黏不得,春溪綠色蔽應(yīng)難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敘雪獻(xiàn)員外
- 呵花貼鬢黏寒發(fā),凝酥光透猩猩血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密意
- 只怪素亭黏黛色,溪煙為我染莓苔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臨水亭
- 玉關(guān)芳草黏天碧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扛·重疊金/菩薩蠻
- 正雨后、蜂黏落絮,燕撲晴香。 -- 出自宋·劉褒·雨中花慢·縹蒂緗枝
- 云彩聚,能黏膩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滿江紅·一笑相攜
- 罾頭免得黏風(fēng)絮,船尾依然帶落花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小秦王
- 蝸牛負(fù)殼黏碑石,老鸛攜雛入隴云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拜孫花翁墓下
- 新血濺紅黏蔓草,舊骸堆白映寒暉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兵后尋邊三首
- 蕊繁蟻腳黏不行,甜迷蜂醉飛無聲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遠(yuǎn)公亭牡丹
- 嬌別翠鈿黏去袂,醉歌金雀碎殘尊。 -- 出自唐·楊萊兒·和趙光遠(yuǎn)題壁
- 數(shù)點(diǎn)枝頭黏白玉,一年春意動(dòng)黃鐘。 -- 出自宋·張道洽·對(duì)梅
- 閑尋舊藁黏吟卷,怕?lián)p團(tuán)花理戰(zhàn)衣。 -- 出自宋·蔡淵·初度謾成
- 樹剝龍鱗黏碧蘚,枝翹鶴膝糝紅椒。 -- 出自宋·程炎子·古梅
- 四圍蒼蘚黏,半心蝕蟲蠱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后園老格為園丁斧而薪之有所存者直干危梢耳
- 屋角枯藤黏樹活,田頭野水入溪渾。 -- 出自宋·劉應(yīng)龜·春日田園雜興
- 玉露有香黏翡翠,碧云無影浸琉璃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
- 風(fēng)花辭枝黏草碧,雨竹卸籜連苔斑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南夫四時(shí)佳致園亭
- 入理深談,黏皮帶骨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白拂惹云黏幾案,清香緣竹上空虛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初秋憶湖上諸山
- 晴江斗起黏天浪,一洗忠胥憤屈魂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八月十八日觀潮
- 當(dāng)門楊柳黏天碧,繞屋松杉滿地陰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青溪道士吟留別京邑諸游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