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在第6個字的詩句
鞭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仆夫疲不進,鞭策無暫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謝師直
- 蓋圓松影密,鞭亂竹根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春游南靜川
- 尾大知難運,鞭長豈易麾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端委論百揆,鞭弭雄千夫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呂承奉至山從呂龍圖晉伯辟秦州機宜
- 便須從今加鞭去,庶免轅越轍幽并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單君范遺次兒韻效魯直體
- 頑疏一味難鞭警,妙道多生欲穿鑿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聞蘇先生除校書郎喜而為詩并招王子中
- 驅馳寧復受鞭策,進止自與人心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再和馬圖
- 寶鞍逐月玉鞭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
- 翻思杏園路,鞭裊帽檐斜。 -- 出自金·吳激·同兒曹賦蘆花
- 梅邊香沁彩鞭寒,初信花風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燭影搖紅·輦路融晴
- 終日駕鹽車,鞭棒時時打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黃鶴洞中仙 鳴鶴馀音卷四之
- 向來蹇鈍費鞭策,已分駑駘謝祇牝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讀柳拱之員外嚴宗哲主事楊應寧舍人倡和長句
- 回頭顧明命,鞭辟入身來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姚國秀十詠·勒馬山
- 呵劍敺游蜃,鞭雷起蟄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再自隆興還游至德觀
- 馬頭雪絮吟鞭快,好辦佳篇奏集英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贈香溪留君東上
- 不知三帥揚鞭際,誰為君王殿后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端嘉雜詩二十首
- 世間跛鱉難鞭策,安得龍媒出渥洼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訓蒙二首
- 畫簾寂寂蒲鞭子,應許澹臺至室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陳莆田投贈二首
- 安得滄海神,鞭笞使之速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綠字韻
- 芰荷香繞垂鞭袖,楊柳風橫弄笛船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憶山陽二首
- 如何試與持鞭手,拂卻向來身上塵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三月出城別張唐公會玉仙觀
- 西陵柳路搖鞭盡,北固潮程掛席飛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吳彥融赴舉
- 捺頭遣小心,鞭背令緘口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滄波沃日虛鞭石,白刃凝霜枉鑄金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始皇
- 淮南落木搖鞭裹,湓浦分風掛席初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水部何郎中知鄂州
- 羸驂莫怪歸鞭急,心在輕紅荔子梢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題白沙鋪
- 州縣急錙銖,鞭箠動流血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秋旱熱甚尤苦登陟輿中戲成
- 破帽敧寒,短鞭敲月,此地經行知幾年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沁園春·幾葉凋楓
- 軟紅塵里鳴鞭鐙,拾翠叢中句伴侶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魚游春水·離愁禁不去
- 官河不礙遺鞭路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青玉案·蕙花老盡離騷句
- 墜絮孳萍,狂鞭孕竹,偷移紅紫池亭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慶清朝·墜絮孳萍
- 文學不濟世,鞭算競刀錐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覽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五
- 神兵三千,投鞭渡江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
- 美人半*垂鞭袖,游塵遠、目斷云空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風入松 清明日湖上即事
- 造舟浮謂日,鞭石表秦初。 -- 出自唐·張文琮·賦橋
- 高歌一曲垂鞭去,盡日無人識楚狂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靈寶縣西側津(一本無側津二字,一本注側律
- 俗有只今異,鞭撲違寸心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復吳秘正五詩
- 定知小試皮鞭罷,卻喚樵青薦茗甌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吳子隆兼隱二首
- 不龜太史自鞭馬,一出喚回社稷春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靖康迎駕行
- 掣電備麾旟,鞭雷供叱咄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秋熱次高仲貽韻
- 十里松風一鞭穩,虎溪捉手亦奇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錢處和大資四首
- 風流只解遺鞭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清平樂·石頭虎踞
- 昨夜狂雷怒,鞭起卞山龍。 -- 出自宋·倪偁·水調歌頭·昨夜狂雷怒
- 借箸機籌,著鞭功業,只合從君說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念奴嬌·文章太守
- 多應是,待著鞭事了,稅駕方回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沁園春·虎嘯風生
- 何人有力能鞭石,老令無能漫積薪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王簿不憚暑途親扣石金祈雨蓋有志乎民者也以
- 歸心已飄忽,鞭影顧裴徊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歸途馬上二首
- 茅檐冰柱玉鞭垂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浣溪沙
- 落花江上玉鞭回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浣溪沙
- 猶記端門外,鞭袖五更寒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歌頭·猶記端門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