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在第3個字的詩句
鞭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為借鞭霆力,驅去附昆侖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
- 誰將鞭策驅時運,十數年間日日新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李參政生日
- 有次鞭鞘陸續鳴,赭袍當殿萬簪纓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十八日上壽退賜坐十九日貢院錫宴二十一日紫
- 羲和鞭六龍,為我作重九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重陽領客以老杜舊日重陽日詩分韻凡賓主十八
- 曉風鞭袖闖天關,濫綴東西兩省班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真除后謾記所見
- 被發鞭麒麟,吧霆呵靈霳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青山高為宋郎中德之作
- 及義鞭兮未晏,導帝這兮軌路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述九頌·耀德
- 萬朵鞭蕖紅影鬧,兩行楊柳綠絲長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春波堂小飲懷棠湖舊隱三首
- 興吟鞭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江城子·醉來玉樹倚風前
- 與其鞭撲朘民髓,熟若簞瓢樂此身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次前人韻
- 夜月鞭籌,春風幕府,鶚薦爭推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柳梢青·萬里青天
- 羲和鞭日就地行,祝融張傘燒空明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京城苦熱
- 玉絲鞭裊散天香,十里欄干簇艷妝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殿直求賦狀元游六街詩
- 謾把鞭梢暗指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水龍吟·曉星低射疏櫺
- 我欲鞭驢快幽賞,白鷗盟在不憂寒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清富樓
- 紅塵鞭馬顏將換,碧落驂鸞意有違。 -- 出自唐·崔櫓·過南城縣麻姑山
- 田豎鞭髑髏,村童掃精靈。 -- 出自唐·顏胄·適思
- 所以鞭浪山而疾驅波岳,亦粗足展余拂郁之心胸。 -- 出自唐·水神·霅溪夜宴詩(鴟夷君歌)
- 緩搖鞭。 -- 出自元·宋*·綠頭鴨 送張仲容過維揚,復之錢結婚,正月
- 算點鞭余事,不妨清酌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滿江紅 為張右丞壽二首
- 看吟鞭、笑指關河,歷歷當年曾識。 -- 出自元·滕賓·奪錦標 送李景山西使 此首見劉輯滕賓涵
- 何人鞭石壓濤驚,巨川不假舟楫濟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平政橋
- 山神鞭起龍行雨,散作炎州六月秋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寒山
- 不使鞭樸教,人情自傾倒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次韻和劉卿材見寄之什
- 何當鞭蜃螭,與國驅旱災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靈井
- 曉隨鞭影上罔巒,暮載歌聲返茅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寄題荊南王君行牧齋
- 笞鳳鞭鸞云澤畔,向人懷抱十分傾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和胡撫干水仙花韻
- 曷若鞭吾心,或有汗馬勛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伯量贈別詩韻
- 泥牛鞭散六街塵,生菜挑來葉葉春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立春
- 何當鞭豐隆,上扣虎豹關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連云樓
- 愿君鞭影去遲遲,莫學楊化各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艾可翁·君馬黃
- 吳儂鞭馬馳京塵,何曾著眼雞林人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與褾軸工鄭老
- 老牧鞭群羝,長鳴度荒圃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感物
- 秦皇鞭山移四海,怒視不能移咫尺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龜石
- 遭他鞭撻無完膚,行遲還用刀箭驅。 -- 出自清·錢秉鐙·水夫謠
- 瘦驢鞭不動,風處得披襟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詩一首
- 紅裙鞭鐙追游女,白首端章笑腐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八日百五節林敬輿攜酒約盛元仁戴帥初方
- 仙馭鞭虬螭,神駕軌驪騄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
- 尺箠鞭羌夷,奇謀付孫子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種守
- 麒麟鞭縷玉,菡萏燭搖金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臨川投贈
- 更看鞭雷公,滂沛逐飛雙。 -- 出自宋·李薰·丙寅歲秋再抵長松奉等慈師入城作詩記一時事
- 孰能鞭萬牛,挽此歲寒枝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次韻聞人參議來賢巖
- 羲和鞭白日,少吳行清秋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偈頌五十一首
- 香嚴鞭杖,石鞏放繩頭,跨入白云深處游,直得通身無影象,時吹木笛有來由。 -- 出自宋·釋梵言·示曇清侍者牧牛歌
- 前行鞭瘦馬,馀恨暫離群。 -- 出自宋·釋簡長·李氏山莊留別
- 鐵牛鞭起熊峰下,一吸黃河徹底乾。 -- 出自宋·釋師體·頌古十四首
- 鐵牛鞭起黃河岸,大洋海底食珊瑚。 -- 出自宋·釋嗣宗·頌古二十六首
- 蘇秦鞭疋馬,六國飽風煙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梅花喜神譜·欲開八枝
- 聲鼓鞭月行春雷,洞房花夢酣不迦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烏夜啼·露華洗天天隨水
- 駕風鞭霆,以脫凡鱗。 -- 出自宋·蘇舜元·送梁子聊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