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在第12個字的詩句
鞭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夜寒茅店不成眠,殘月照吟鞭。 -- 出自宋·吳激·訴衷情·夜寒茅店不成眠
- 馬驕泥軟錦連乾,香袖半籠鞭。 -- 出自唐·薛昭蘊·喜遷鶯·清明節
- 歲寒水冷天地閉,為我起蟄鞭魚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登州海市
- 醉歸涉漾水,鳴蟬在高柳,回鞭指秦中,所懼壯心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聞蟬思南鄭
- 庭樹風淅淅,城樓鼓冬冬,自鞭不少貸,凍坐聞晨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老病追感壯歲讀書之樂作短歌
- 傍柳陰,尋花徑,空恁亸轡垂鞭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透碧宵·月華邊
- 上界真人足官府,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奉酬盧給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,并呈上
- 旁人知妾為主說,主將淚洗鞭頭血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將進酒
- 北人歡笑,南國悲涼,迎送金鞭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訴衷情·都人離恨滿歌筵
- 衣裳著時寒食下,還把玉鞭鞭白馬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舞曲歌辭·白纻歌
- 章臺柳色未知秋,折與行人鞭紫騮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叔誨宿邀湖上之游以故不果往
- (外囗里力)火律令翻穹窿,鞭擊妖魅驅蛇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木郎祈雨咒
- 粗且神霄覓一宮,早作嘯風鞭霆計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陳高士琴歌
- 暴得從來失常速,徐驅未用鞭其后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楊應之
- 天王有意蘇疲俗,何術與紓鞭棰痛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蒙恩守東魯不意流落之余圣朝升之藩鎮感而成
- 我家千里凌風駒,豈比虺聵鞭不起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友龍侄來別留詩次韻
- 何不夜投將軍飛,勸上征伐鞭四夷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盱眙行
- 城南桃杏花正開,白面青衫鞭馬走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相逢行贈別舊友治將軍
- 置印龜{左冉右龜}上,揚鞭馬首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韓尚書南澗公之從弟德文為東廣常平上幕丙寅
- 須知竹死愁方盡,莫恨秦人鞭赭山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湘君圖
- 前年避賊逐江鷺,今歲垾田鞭海魚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聞鄒德久自常州來泰州圩垾得良田數十頃遂可
- 已矣諸老絕筆,勉哉吾子著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六言三首
- 招邀茅盈挾赤松,麾訶列缺鞭豐隆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羅浮高壽崔制置
- 飲處交飛玉斝,游時倒把金鞭,風飐九衢榆葉動,簇青錢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春光好·天初暖
- 厚地為屨天為冠,從公上征鞭龍鸞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讀平險銘寄李漢老
- 黃公壚下,山陰亭畔,歲月著鞭如騖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永遇樂·杜曲桑麻
- 歸心緊歸去疾,恨不得裊斷鞭梢,豈避千山萬水! -- 出自元·奧敦周卿·【南呂】一枝花 遠歸
- 火輪飛出扶桑霞,羲和騎龍鞭日車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車遙遙
- 誰言后代無高手,奪得秦皇鞭鬼鞭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荊幕孫郎中見示樂府歌集二十八字
- 記情逐艷波,暖香斜徑,醉搖鞭影,撲絮青樓。 -- 出自宋·謝懋·風流子·少年多行樂
- 燭龍銜光以照物兮,列缺揮鞭而啟途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太白遠游
- 惆悵江邊側帽,尋思花底遺鞭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雨中花/夜行船
- 撥亂儻知原始末,制梃自可鞭匈奴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送李狀元還朝
- 我今流落窮吞紙,蟾蜍爬沙鞭不起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送李丞相四路宣撫
- 斗柄插子日丁卯,夜煽裂缺鞭雷公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雪
- 夢幻浮生,天長地久,云路著鞭休要遲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沁園春·大道無名
- 當年三品不點頭,況被旁人鞭得起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愚石歌
- 印信乘龍,夤綠葉鳳,選似揚鞭選得來。 -- 出自宋·陳彥章妻·沁園春·記得爺爺
- 題橋志氣,沈碑勛業,不在著鞭人後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鵲橋仙 段侯壽日
- 左手控紫游韁,右手執青絲鞭,?身試上文錦韉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辭帥幕后王左丞復以淮省都事過舉且送馬至以
- 為臣義同葵與藿,將軍固合鞭先著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奉陪神保大王宴朱將軍第聞彈白翎雀引(有序
- 雷官風師不敢息,先時奔走鞭群龍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喜雨上文相公
- 乞我滂沱半朝雨,免遭縣吏鞭笞苦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憫農
- 他日武津關下,春風驕馬金鞭。 -- 出自元·張弘范·木蘭花慢 題毫州武津關
- 三年訟簡獄生草,百里刑清鞭用蒲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送莆田黃宰
- 狐白裘玉作帶,汗血馬金為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客況六言五首
- 天符夜下扶桑宮,玄冥震怒鞭魚龍。 -- 出自宋·李伯玉·雪后
- 蓬萊高高東海東,煙波渺渺鞭飛龍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蓬萊行
- 龍駒鳳雛兩陸子,并駕秋風鞭騄預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節之術之兩舍人入燕
- 不問有言無言,說甚見影見鞭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頌古四十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