震在第6個字的詩句
震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“來如雷霆收震怒,罷如江海凝清光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砯沖萬壑會,震沓百川滿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流夜郎至西塞驛寄裴隱
- 我夢扁舟浮震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歸朝歡 和蘇堅伯固
- 跳波翻潛魚,震響落飛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棲賢三峽橋
- 卞峰照城郭,震澤浮云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
- 不虧不崩,不震不騰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閟宮
- 敷奏其勇,不震不動,不戁不竦,百祿是總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長發
- 昔在中葉,有震且業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長發
- 王奮厥武,如震如怒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常武
- 滔天來洚水,震瓦戰昆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寒
- 吾將凌其巔,震蕩睨溟渤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望晼山馬上作
- 是夕起雷雨,震得天地翻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棲賢寺三峽橋
- 狂卒叫誰民震擾,不勞談笑斯須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張倅
- 林外吹一聲,震落千峰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鐵笛亭
- 向樓疑吹擊,震谷似雷驚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鼓
- 七袠徧河沙,震誦説妙法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衡嶽寺僧刺血法華經贊
- 一任大千都震吼,便從卷葉訂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耳鳴
- 幽意獨沉時,震雷忽相及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擢第后東歸書懷,獻座主呂侍御
- 具區包地髓,震澤含天英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初夏即事寄魯望
- 五刑象天有震耀,上圣本以防奸邪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憫獄謠
- 前年又出揚震關,舉頭云際見荊山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秦婦吟
- 擲火萬里坎震宮,雨騎迅發來太濛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木郎祈雨咒
- 停婚仆碑何震怒,青天白日生虹蜺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梁甫吟(此詩云"艷妻"、"牝雞",亦為奇后而
- 竹爆當門庭,震門陛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名
- 一氣才交,雷震動一聲,吐黃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瑤臺第一層 詠茶
- 薦福縱有碑,震雷即驚裂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張翰惠書告窘
- 離光升寶殿,震氣繞香臺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同皇太子過慈恩寺應制二首
- 下峰云帶寺,震澤水浮村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趙嗣勛簽書昭慶軍幕
- 匣中響,雷聲震動,萬里鬼神藏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鳴鶴馀音卷之三
- 蒼茫日月浴,震蕩乾坤浮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憶與劉伯溫章三益葉景淵三君子同上江表五六
- 狂勢所簸薄,震我臥榻齂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賦示校員及諸生
- 英英藝祖,出震承乾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章獻明肅皇太后恭謝太廟
- 飄然別戎府,震澤還東征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感舊酬宋軍咨見寄
- 我有玉鈐今震疊,爾看瑤璧莫呼號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問雪
- 有個至人來震旦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清平樂·人間喘汗
- 壁如秦武陽,震懾白帝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南山感舊
- 四面涼如浮震澤,五更渴欲挽斜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夜飲方湖
- 山靈似不分,震雨翻河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陳尉括水傷冒雨下朱陀出示兩詩次韻
- 清秋忽高興,震藻若有神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敬酬陳掾親家翁秋夜有贈
- 雷野大車發,震云靈鼓鳴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次天元十載華陰發兵,作時有郎官點發
- 水犀萬弩填震澤,河丁萬鐘輸茅津,神愁鬼憤哭萬民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銅將軍
- 萬里黃塵哭震天,城門晝閉無人戰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朝飲馬送陳子出塞
- 江流亙其下,震怒莫敢汲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過小孤
- 因心克孝,位震遺芬。 -- 出自唐·杜羔·郊廟歌辭·享惠昭太子廟樂章·登歌
- 同營三十萬,震鼓伐西羌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舞曲歌辭·柘枝詞三首
- 雷公不用苦震怒,且放乖龍閒處眠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木渠
- 一夕秋風勢震雷,頹山拔木屋傾欹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隆興天子七月十三日親享太廟先期風雨彌日及
- 留詩六反皆震動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過方廣不遇主僧留示
- 帝勅九烏以震死,血飽龍吻紛淋漓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夏旱
- 熒惑守羽林,震雷詫冬瑞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二史三兄赴廷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