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在第3個字的詩句
金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論說金華風過耳,山河大柄醉中體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讀漢書
- 平生金玉質,更看濯磨新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章君范之湖南幕
- 玉立金閨客,家人亦許清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孫推內子挽詩
- 昨夜金仙失瓔珞,寒光滿地不曾收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萬杉寺散珠亭酌觀音泉
- 粲粲金錢映玉簪,榮華能得幾光陰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二花
- 荼蘼金沙底,清歌按紅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夢語
- 楊州金系腰何在,隨分留春共一觴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里人送芍藥用韻
- 共說金華舊游處,回看北斗欲潸然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
- 紫綬金章被寵榮,筆床茶灶伴參苓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詩一首
- 謂有金石姿,良工心磨礪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南都思杜祁公
- 飛流金粟走舟車,鎮壓奸雄宿兵仗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石昌言知宿州
- 綾紋金彩射星霞,潤墨新騰玉署麻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讀太平告身
- 海中金闕見,天上玉樓成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靈孝嚴殿是
- 且效金門隱,詎有田園歸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西齋秋暑
- 誰把金刀收絕艷,醉紅深淺上釵梁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華嚴院西軒見芍藥兩枝追想吉祥賞花慨然有感
- 勸人金盞緩聲歌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浣溪沙
- 香冷金爐,夢回鴛帳余香嫩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點絳唇 春愁
- 醉把金鞭欲墜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西溪子·金縷翠鈿浮動
- 微聞金雞詔,亦由玉妃出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
- 不意金吾子,娉婷過我廬。 -- 出自漢·辛延年·羽林郎
- 多謝金吾子,私愛徒區區。 -- 出自漢·辛延年·羽林郎
- 鈞天金石響,洞庭弦管清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紹·觀太常奏新樂
- 還似金堤溢,翻如碧海流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紹·王澤嶺遭洪水
- 待至金園側,相將居一廛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滎陽馬氏二子
- 耀耀金虎符,一息到炎荒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諸公送李云南伐蠻
- 復有金門客,來參蘿薜衣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尋徐山人遇馬舍人
- 鎖上金籠共語。 -- 出自唐·敦煌曲子·鵲踏枝·叵耐靈鵲多謾語
- 倍酬金價微含笑,才發歌聲早動塵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美人四首
- 龍猛金膏雖未作,孫登土窟且相宜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石壚金鼎紅蕖嫩,香閣茶棚綠巘齊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點化金常有,閑行影漸無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贈信安鄭道人
- 突圍金甲破,趁賊鐵槍飛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下曲七首
- 堂懸金粟像,門枕御溝泉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和韋相公見示閑臥
- 翠巘金鐘曉,香林寶月孤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入石霜
- 蕭蕭金吹荊門口,槐菊斗黃落葉走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夢上人歸京
- 爭將金鎖鎖,那把玉籠籠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懷楚和尚二首
- 玉甃金湯山岳峻,花藏臺榭管弦清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大蜀皇帝潛龍日述圣德詩五首
- 蟻踏金苞四五株,洞庭山上味何殊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庭橘
- 佳人金錯刀,何以裁此文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裴大夫二首
- 德輈金鏡,以圣繼圣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大蜀皇帝壽春節進堯銘舜頌二首·堯銘
- 盡騎金師子,去世久已矣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大愿和尚
- 水聲金磬亂,云片玉盤粗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天臺道友
- 曾蒙金印印,得異野干兒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經普化禪師影院
- 只應金岳色,如爾復如余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高真動二首
- 茶癖金鐺快,松香玉露含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和毛學士舍人早春
- 鹽梅金鼎美調和,詩寄空林問訊多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酬韋相公見寄
- 上唯金膏香,下狀驪龍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鏡詞
- 禪拋金鼎藥,詩和玉壺冰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晚寄盧使君
- 六環金錫輕擺撼,萬仞雪嶠空參差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新羅衲僧
- 六環金錫飛來后,一派銀河瀉落時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海覺禪師山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