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金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外與金罍并,中涵玉醴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詠山樽二首 ( 此首一題詠柳少府山癭木樽 )
- 仗出金宮隨日轉(zhuǎn),天回玉輦繞花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
- 望美金陵宰,如思瓊樹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宿白鷺洲寄楊江寧
- 耿耿金波里,空瞻鳷鵲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掛席江上待月有懷
- 地?fù)?span id="14jzrmn" class="hong">金陵勢(shì)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其二
- 聊借金沙水,洗開九芙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宿無相寺
- 五月金陵西,祖余白下亭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留別金陵諸公
- 應(yīng)念金門客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(zèng)崔秋浦其三
- 一辭金華殿,蹭蹬長(zhǎng)江邊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楊燕之東魯
- 朝沽金陵酒,歌吹孫楚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玩月金陵城西孫楚酒樓,達(dá)曙歌吹,日晚乘醉
- 一雙金齒屐,兩足白如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浣紗石上女
- 蒼蒼金陵月,空懸帝王州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月夜金陵懷古
- 何必金與錢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(zèng)友人其二
- 斗雞金宮里,射雁碧云端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竇司馬貶宜春
- 悵望金屏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遠(yuǎn)其二
- 不待金門詔,空持寶劍游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淮南友人
- 腰跨金魚旌旆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漁家傲·臨水縱橫回晚鞚
- 報(bào)道金釵墜也,十指露、春筍纖長(zhǎng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滿庭芳·香叆雕盤
- 玉座金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·閩溪珍獻(xiàn)
- 玉房金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·玉房金蕊
- 滿勸金卮玉手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·天真雅麗
- 孤負(fù)金尊綠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謁金門·今夜雨
- 弄色金桃新傅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木蘭花令
- )涌金門外已春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常潤(rùn)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
- 不如金山去,清風(fēng)半帆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金山妙高臺(tái)
- 玉堂金馬久流落,寸田尺宅今歸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
- 朝罷金鋪掩,人閑寶瑟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皇太后閣六首
- 玉函金鑰天上來,紫衣敕使親臨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
- 我來金山更留宿,而此不到心懷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自金山放船至焦山
- 遙知金闕同清景,想見氈車碾暗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臺(tái)頭寺步月得人字
- 會(huì)看金花詔,湯沐奉朝請(qǐng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程建用
- 力捐金帛扶棟宇,錯(cuò)落浮云卷新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子由新修汝州龍興寺吳畫壁
- 自酌金樽勸孟光,更教長(zhǎng)笛奏伊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子玉家宴用前韻見寄復(fù)答之
- 大杏金黃小麥?zhǔn)欤瑝櫝踩轾o拳新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攜妓樂游張山人園
- 鐘乳金釵人似玉,鹍弦鐵撥坐生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韓康公置酒見留
- 熊冠金絡(luò)額,豹袖擁幡aa44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水官詩?并引原收有老泉水官詩,今刪?
- 愿存金石契,凜凜貫華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留別叔通元弼坦夫
- 其心金與玉,其道砥與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鳴泉思,思君子也。君子抱道且殆,而時(shí)
- 歸來金帛看赪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穆父尚書侍祠郊丘瞻
- 清句金絲合,高樓雪月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劉貢父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
- )黃金招樂毅,白璧賜虞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錢藻出守婺州得英字
- 熊冠金絡(luò)額,豹袖擁旛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水官詩
- 攪轡金房道,崎嶇難具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女唱驛
- 不待金花書誥命,忽驚玉樹掩新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周夫人挽詞
- 莫共金家斗甘苦,參寥不是老婆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參寥惠楊梅
- 玉室金堂馀漢士,桃花流水失秦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宿九仙山(九仙謂左元放、許邁、王、謝之流
- 似知金馬客,時(shí)夢(mèng)碧雞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凝祥池(一作:奉和凝祥池)
- 收拾金甌一片,分田分地真忙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清平樂·蔣桂戰(zhàn)爭(zhēng)
- 玉鉤金鎖,管是客來唦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滿庭芳·芳草池塘
- 香冷金猊,被翻紅浪,起來慵自梳頭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鳳凰臺(tái)上憶吹簫·香冷金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