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在第9個字的詩句
重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自是姓同親向說,九重爭得外人知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贈王樞密
- 弱質幸見容,菲才誠重諾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水堂送諸文士戲贈潘丞聯句
- 知君漢陽住,煙樹遠重重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漢陽故人
- 九星壇下路,幾日見重來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遠客
- 應投最高樹,似隔數重云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和周贊善聞子規
- 花里可憐池上景,幾重墻壁貯春風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九華觀看花
- 洛友零落盡,逮茲悲重傷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答盧仝
- 舊游期再踐,懸水得重挹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擢第后東歸書懷,獻座主呂侍御
- 三軍當嚴冬,一撫勝重衣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上河陽李大夫
- 手中無尺鐵,徒欲突重圍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從軍六首
- 西子不可見,千載無重還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觀李湊所畫美人障子
- 稍看林壑晚,佳氣生重關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會稽王處士草堂壁畫衡霍諸山
- 樽酒空如在,弦琴肯重聞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哭魏兼遂
- 商飆一夕至,獨宿懷重衾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擬古詩十二首
- 曠歲懷茲賞,行春始重尋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簡寂觀西澗瀑布下作
- 單棲守遠郡,永日掩重門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對雜花
- 彼人莫我知,此恨付重泉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高沙道中
- 中興奮王業,日月光重宣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高沙道中
- 道家攝鉛汞,膚腠如重扃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彭通伯衛和堂
- 中原方萬里,明日是重陽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中原
- 中興須再舉,寄語慰重泉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吊五木
- 雨痕留故衣,霜氣襲重氈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發陵州
- 新來有公事,白戰破重圍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翠玉樓觀雪
- 吏道頓羈束,生涯難重陳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答侯少府
- 行盡杳冥青嶂外,九重鐘漏紫霄間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南梁行
- 浦程通曲嶼,海色媚重城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渡西陵十六韻
- 人隨雁迢遞,棧與云重疊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秋中野望寄舍弟綬兼令呈上西川尚書舅
- 山呼一萬歲,直入九重城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雜曲歌辭·皇帝感詞
- 野情隨卷幔,塵事隔重關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樓宴崔司士…關中弟
- 妖星還有角,數尺鐵重磨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逢舊識
- 僻寺多高樹,涼天憶重游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寄無可上人
- 可得教他水妃見,兩重元是一重心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木蘭后池三詠·重臺蓮花
- 莫言春繭薄,猶有萬重思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和魯望風人詩三首
- 話離情未已,煙水萬重山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送胡真師還西山
- 便是漁蓑舊畫,綸竿重、橫玉低垂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滿庭芳·風力驅寒
- 翠管細通巖溜,小峰重疊山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畫堂春·東堂西畔有池塘
- 黃濁歸大壑,漣漪遶重城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劉景文登鄭王臺見思五首
- 去去善逆旅,凍醪約重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奉送公定
- 談天用一律,呻訊壓重復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冕仲考進士試卷
- 猶整醉中花,借纖手重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惜馀歡/惜余歡
- 挾纊如懷冰,夕息憶重衾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陳吉老縣丞同知命弟游青原謁思禪師予以簿領
- 本無封侯骨,見事又重遲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寄李六弟濟南郡城橋亭之詩
- 大椿萬歲壽,糞英不重朝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幾復讀莊子戲贈
- 盍嘗視吾寶兮,茲有重於岑鼎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予欲金玉汝贈黃從善
- 地清每負生靈望,官重方升禮樂司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秋日泊平望驛寄太常裴郎中
- 望高漢相東西閣,名重淮王大小山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暇日投錢尚父
- 金庭路指剡川隈,珍重良朋自此來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裴饒歸會稽
- 天寒斫木手如龜,水重還家足無力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竹枝歌
- 枯萼鱗皴不復堅,重重正似半開蓮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毛君燒松花六絕
- 不見室家好,恍如揖重城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見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