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在第6個字的詩句
重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松排山面千重翠,月點波心一顆珠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春題湖上
- 枝間新綠一重重,小蕾深藏數點紅 -- 出自金·元好問·同兒輩賦
- 吟懷未許老重陽,霜雪無端入鬢長。 -- 出自·序燈·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
- 算明朝、未了重陽,紫萸應耐看。 -- 出自·吳文英·霜花腴·重陽前一日泛石湖
- 綠杯紅袖趁重陽。人情似故鄉。 -- 出自·晏幾道·阮郎歸·天邊金掌露成霜
- 疏籬下、試覓重陽,醉擘青露菊。 -- 出自·吳文英·一寸金·秋感
- 霜風漸欲作重陽,熠熠溪邊野菊香。 -- 出自·蘇軾·捕蝗至浮云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·其二
- 小雨濕黃昏。重午佳辰獨掩門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南鄉子·端午
- 之子歸窮泉,重壤永幽隔。 -- 出自魏晉·潘安·悼亡詩三首
- 秋容淺淡映重門,七節攢成雪滿盆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詠白海棠
- 春山碧樹秋重綠,人在武陵溪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眼兒媚·秋思
- 何時一樽酒,重與細論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春日憶李白
- 綠杯紅袖趁重陽,人情似故鄉 -- 出自·晏幾道·阮郎歸·天邊金掌露成霜
- “何時一尊酒,重與細論文。”杜甫《春日憶李白》 -- 出自··
- “松排山面千重翠,月點波心一顆珠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其八秋浦千重嶺,水車嶺最奇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浦歌十七首
- 何時石門路,重有金樽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
- 楚人不識鳳,重價求山雞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從弟冽
- 可憐漁歌父重來訪,只見桃花不見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桃源
- 茱萸仔細更重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寒灰炙手,人重人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·三入承明
- 高安更過幾重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失調名
- 朝曦迎客艷重岡,晚雨留人入醉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
- 朝蟻迎客艷重岡,晚雨留人入醉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
- 知人得數士,重義忘千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滕縣時同年西園
- 試與劉夫子,重尋靖長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范景仁游洛中
- 隆準飛上天,重瞳亦成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鄭戶曹
- 夜香燒罷掩重扃,香霧空濛月滿庭,抱琴轉軸無人見,門外空聞裂帛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四時詞
- 雖非為己求,重請終愧古│鬼神亦知我,老病入腰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郡中同僚賀雨11111111
- 太華峰頭作重九,天風吹灩黃花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楊杰
- 欲問興亡意,重城自古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州十首
- 霜風漸欲作重陽,熠熠溪邊野菊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捕蝗,至浮云嶺,山行疲苶,有懷子由弟二首
- 吳王池館遍重城,奇草幽花不記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
- 沉水得稚根,重湯養陳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地黃
- 夜香燒罷掩重扃,香霧空蒙月滿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四時詞四首
- 非關文字須重看,卻被江山未收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
- 去年崔護若重來,前度劉郎在千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留別釋迦院牡丹呈趙倅
- 我方北渡脫重江,君復南行輕萬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沈逵赴廣南
- 黃公酒肆如重過,杳杳白蘋天盡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章子厚飛英留題
- 忽孤壘兮隱重堤,杳冥茫兮聞犬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清溪詞
- 太華峰頭作重九,天風吹滟黃花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楊杰(并敘)
- 須煩李居士,重說后三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
- 流年又喜經重九,可意黃花是處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秋晚客興?或為沈括作?
- 寬兮綽兮,猗重較兮,善戲謔兮,不為虐兮!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淇奧
- 久有凌云志,重上井岡山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水調歌頭·重上井岡山
- 喜看稻菽千重浪,遍地英雄下夕煙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·到韶山
- 神州豈止千重惡,赤縣原藏萬種邪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·讀報詩之一
- 焉知二十載,重上君子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 贈衛八處士
- 我見常再拜,重是古帝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杜鵑
- 豈但歲月暮,重來未有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赤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