遁在第7個字的詩句
遁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莫學王郎與支遁,臂鷹走馬憐神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僧
- 試看飛鳥樂,高遁此心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入峽
- 古來真遁何曾遁,笑殺逾垣與閉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 遁軒
- 慎爾優游,勉爾遁思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白駒
- 事無遺算,物無遁形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四言詩·祭母文
- 艱難世事迫,隱遁佳期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大云寺贊公房四首
- 夏苗侵虎落,宵遁失蕃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渭北劉大夫借便秋遮虜寄朝中親友
- 共言單于遠逃遁,一夕荊棘生燕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聞虜酋遁歸漠北
- 園綺值秦末,嘉遁此山阿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商洛山行懷古
- 興亡哀樂不我遁,坐中可見天下心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聽真上人琴歌
- 影沈潭底龍驚遁,當晝無云跨虛碧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僧澄觀
- 范蠡功成身隱遁,伍胥諫死國消磨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浣紗廟
- 若非紿虜成宵遁,哭死界河天地愁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脫京口·紿北難
- 深根固蒂無計遁,倏來忽返安能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記十月十六日所見
- 我生無所解,肥遁滄海沂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和高常簿暮春
- 怒飛期浸逼,肥遁跡酒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君倚示詩有歸吳這興為詩三十二韻以贈
- 霧雨十年同隱遁,風雷何日振沈潛? -- 出自唐·韋莊·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十韻
- 昨日屯軍還夜遁,滿車空載洛神歸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睹軍回戈
- 李仙丹熟山魈遁,尚有宸章寄紫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白石巖
- 鯨魚呀呷鮫鱷遁,蒲牢哮吼馮夷宮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詹同文題浙江月夜觀潮圖
- 內兄蘊遐心,嘉遁性所便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
- 四大沖和,三彭遁匿,熟境繁華何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齊天樂·自清都別后
- 道人從我似支遁,公子立名非務華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南園用端中韻
- 江陵摧寇勢,宵遁賴奇兵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讀后周書
- 虎乃愛其身,驚遁不近側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猛虎行
- 三年浪走,有心遁世,無地棲身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朝中措 題闕
- 四相消磨,三彭遁匿,自是人情薄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·天涯海角
- 一箭未施戎馬遁,六軍空恨陣云高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句
- 巢居凍鵲常高遁,血食饑鷹輒下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窮冬征途觸目省身
- 未許高人能遠遁,梁王池館故同歸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孤雁
- 居處近何適,隱遁遠何暨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恨契詩
- 蒙韃殘兵騎豬遁,永絕生猺侵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轉調二郎神/二郎神
- 千仞巖巒深可遁,萬重谿澗石樓臺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之子逃空,伊人遁世,又還驚覺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龍吟曲/水龍吟
- 泉枯碧甃鰻形遁,屋跨蒼崖鳥翼勞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登梵天上方
- 謀生已知拙,高遁慚居后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圣徙入京兼呈紀常子進
- 天山和要旨,肥遁元非內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徐居士遁庵
- 儻令夸子與宵遁,胸中賴有藏山壑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寄題翠樊亭
- 棋鋒未接已爭遁,筆陣將收猶請益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夏日同伯氏畢裕之守一程國材游天寧登西山國
- 昔人物外游,隱遁亦數路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和答斯遠見過書所見
- 欲知賦役無逃遁,看取耕桑映密疏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桃源道中用邢子中丈舊韻
- 至則能斷,舉無遁情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壽皇子
- 或俛首州縣,或遁跡樵漁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安少愚下第東歸
- 生來肖貌難為遁,老去揮毫豈足名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惠白團扇
- 惠初從柳子,支遁會山陰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銛老許相過不至炎約堯章訪方又以事奪銛寄二
- 難世斯人雖隱遁,明時公道復如何?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宿漁家
- 猶喜深交有支遁,時時音信到松房。 -- 出自唐·曇域·懷齊己
- 但得交情似支遁,白頭相見只如新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次韻答松雨上人(洪武庚申)
- 收牙爪,且藏身遁跡,獨步云歸。 -- 出自元·王*·沁園春 虎
- 遍游萬壑成嘉遁,偶出千峰翫治平。 -- 出自宋·宋真宗·賜道人鄭隱歸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