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在第5個字的詩句
送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長風萬里送秋雁,對此可以酣高樓 -- 出自·李白·宣州謝眺樓
- 丹陽郭里送行舟,一別心知兩地秋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丹陽送韋參軍
- 江上旗亭,送君還是逢君處。 -- 出自宋·吳大有·點絳唇·送李琴泉
- 翠娥執(zhí)手送臨歧,軋軋開朱戶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采蓮令·月華收
- 年年郡縣送征人,將與遼東作丘坂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遼東行
- 香到酴醾送晚涼,荇風輕約薄羅裳。曲闌憑遍思偏長。 -- 出自明·葉小鸞·浣溪沙·初夏
- 老景蕭條,送君歸去添凄斷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燭影搖紅·送會宗
- 蕭蕭梧葉送寒聲,江上秋風動客情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夜書所見
- 輪臺東門送君去,去時雪滿天山路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
- 萬物迎春送殘臘,一年結局在今宵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除夜
- 織女牽牛送夕陽,臨看不覺鵲橋長。 -- 出自唐··七夕二首·其二
- 楊柳千條送馬蹄,北來征雁舊南飛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浣溪沙·楊柳千條送馬蹄
- 長風萬里送秋雁,對此可以酣高樓。 -- 出自·李白·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
- 長風萬里送秋雁,對此可以酣高樓 -- 出自·李白·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
- 月出青山送行子,四邊苦竹秋聲起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和盧侍御通塘曲
- 金陵勞勞送客堂,蔓草離離生道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勞勞亭歌 在江寧縣南十五里. 古送別之所
- 秋風南浦送歸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名園高會送芳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迎客西來送客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鄉(xiāng)子 送述古
- 獨鶴南飛送好音,山中橋梓共成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失題
- 扶病江邊送客,杖挐浦回口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所至,未嘗出游。過長蘆,聞復禪師病甚,
- 扶病江邊送客,杖拏浦口回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所至未嘗出游過長蘆聞復禪師病甚不可不一
- 裊裊春風送渡關,娟娟霜月照生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王斿二首(斿,平父子。)
- 臥聞鐃鼓送歸艎,夢里匆匆共一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沈立之留別二首
- 臥聞鐃鼓送歸艎,夢里忽忽共一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沈立之留別二首
- 還憑流水送人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臨江仙 風水洞作
- ”及還,作詩送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
- 已分江湖送此生,會稽行復得岑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余舊在錢塘伯固開西湖今方請越戲謂伯固可復
- 嫋嫋春風送度關,娟娟霜月照生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王斿二首
- 何異烏孫送公主,碧天無際雁行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宋叔達家聽琵琶
- 空吟清詩送,不救歸裝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與殷晉安別
- 當日無人送臨賀,至今有廟祀潮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嶺
- 恰似江南送客時,中流回頭望云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郭熙畫秋山平遠(潞公為跋尾。)
- 作是詩以送之,且作五絕句以寄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喬仝寄賀君六首(并敘)
- 肥男有母送,瘦男獨伶俜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新安吏
- 一聲何處送書雁,百丈誰家上水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十二月一日三首
- 篙師煩爾送,朱夏及寒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回棹
- 自從官馬送還官,行路難行澀如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逼仄行,贈畢曜
- 情乖清酒送,望絕撫墳呼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(jiān)
- 夢里還相送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清平樂·春宵睡重
- 登山臨水送將歸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憶王孫 秋江送別,集古句
- 無情卻解送行人,月明千里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西河·西江水
- 萬里云霄送君去,不妨風雨破吾廬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送湖南部曲
- 一聲聲是送行詩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浣溪沙青團壬子春,赴閩憲,別瓢泉
- 簈星州乘送,艛艓驛船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
- 處分家中送疎水,莫[教]父母喚頻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十二時行孝文
- 每至戎人送馬時,道旁千里無纖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陰山道
- 親族走相送,欲別不敢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隱者
- 勿云不相送,心到青門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別元九后詠所懷
- 綠楊陌上送行人,馬去車回一望塵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離別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