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在第7個字的詩句
踏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醉渡官橋瘦馬、踏輕霜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虞美人·滿城風雨消凝處
- 閒倚迸崖松,靜踏粘露葉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夕憩西林寺詩
- 血染長城沙,馬踏征人骨。 -- 出自唐·蘇拯·古塞下
- (《觀內人樓上踏歌》)夜夜月為青冢鏡,年年雪作黑山花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車臨芳草下,吏踏落花迎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送姚明府赴招義縣
- 安知逾一紀,方踏去時路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歸故里
- 虎跡巖前過處,踏破翠苔褥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雨霖鈴 夏景
- 凡幾度、馬蹄平踏,臥虹千尺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滿江紅 盧溝橋
- 一對芒鞋,穿上踏云腳。 -- 出自元·高道寬·蘇幕遮·玉爐中
- 出門尋舊溪,愛踏松影路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過皋亭龍居灣宿永慶禪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諸上
- 已傷春寂寂,還踏夜漫漫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霜月
- 足底麒麟文,不踏荒榛道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送張革從道謁千乘縣田秘丞京
- 吁嗟惡獸群,蹄踏麒麟如死麏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永伯仲淵在獄作九十二言傷之
- 歸途林影橫,忍踏瑣碎光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我園
- 獨眠秋寺雨,罕踏帝城塵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贈湯巾
- 笛吹蒼島月,鞋踏赤城霞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赤城李丹士
- 惜春吟未就,閑踏落花行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晚春即事
- 昔浮洞庭浪,今踏白湖泥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白湖泥
- 夜過虎風口,馬踏萬松株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感懷詩五首
- 王良振長轡,蹴踏風云開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次鄭好義見貽韻(二首)
- 地行莫如馬,蹴踏千里空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地行莫如馬
- 蹭蹬何所歸,復踏巴渝塵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送李檢法赴夔州任
- 借君鐵拄杖,蹴踏六月雪。 -- 出自宋·方逢振·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來訪是年天不雨梅亢熱異
- 洗眼江淮看騰踏,妖氣一掃清乾坤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別宇文季蒙
- 羨君家闕下,不踏九衢塵。 -- 出自宋·黃順之·贈陳宗之
- 晚燈離室暗,又踏它山碧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元符己卯冬至先君罷興國令宿皇恐灘有詩云倦
- 西山有佳人,慣踏山下路。 -- 出自宋·李燾·龍鵠山
- 山僧青芒屩,厭踏城中土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送僧惠本
- 千里浙東人,今踏江南路。 -- 出自宋·潘希白·廣德早行
- 好古說登高,誰踏古皇道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偈頌五十一首
- 手不攀枝,腳不踏樹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手攜兔角杖,腳踏石烏龜。 -- 出自宋·釋鼎需·偈二十首
- 去來無罣礙,踢踏活虛空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戲弄南山老虎,踏翻北海滄波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闡提歌
- 裂破須彌鼻孔,踏反大海乾坤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方·頌古三十八首
- 一橈橫到底,不踏浙江船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謝三郎贊
- 三三兩兩,呼喚踏青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八十五首
- 惟愛老長沙,一踏踏倒小釋迦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二十二首
- 曾被三腳驢子,踏得鼻孔成四。 -- 出自宋·釋明辯·自贊三首
- 未入雞足山,不踏黃梅路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普化搖鈴,老盧踏確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拗折俱胝指頭,踏斷趙州略彴。 -- 出自宋·釋嗣宗·頌古二十六首
- 大年三十夜,腳踏地,頭頂天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偈頌六十首
- 聳耳長鳴隨踢踏,不知業債倩誰除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禮·頌古五十三首
- 騎驢過溪橋,一踏橋梁折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郁山主贊
- 我腳何似驢腳,踏著趙州略彴。 -- 出自宋·釋有權·頌古十一首
- 潮翻麈尾兮蹴踏龍象,風旋羊角兮變化鯤鵬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唯有出家人,不踏無生路。 -- 出自宋·釋宗頤·偈三首
- 斷臂立雪,負石踏實碓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有佛處不得住,踏著秤鎚硬似鐵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元·偈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