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在第13個字的詩句
赤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幸然無事污青史,省得教人奏赤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鷓鴣天·前度看花白發郎
- 生憎銅鏡催白發,殘著珠襦待赤眉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寓言
- 飲泉吏鮮能清白,瀕海民多有赤窮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和二首
- 頗聞昭代洵黃發,未許先期訪赤松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壽建寧太守
- 召來未及擁青綾,麾去何妨拄赤藤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居厚弟改提舉鴻禧一首
- 君不見黃河以北函關東,無數赤子號悲風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程廣文季允得崔西清薦詩來用韻
- 喜聞禪觀如黃薜,想見仙風過赤松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生朝前一日過隆慶十里得老人書中詩因用尊韻
- 東南云路落斜行,入樹穿村見赤城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孫百篇游天臺
- 暫時胯下何須恥,自有蒼蒼鑒赤誠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息兵
- 我今已具西歸舟,會見扶桑升赤虬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江和仲司理喜雨
- 瘦水鱗鱗,長煙裊裊,楓葉千林赤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念奴嬌·一番雨過一番涼
- 放懷久已參黃檗,雅志無疑伴赤松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再和李丞相游山
- 寄書只欲憑黃耳,去路誰能畏赤眉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趙次張見遺之什韻
- 澤國清霜,澄江爽氣,染出千林赤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念奴嬌 九日作
- 谷城丈人有前約,三井洞前尋赤松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傅道人歌
- 青旄節衛翠云拼,按部東行過赤城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游仙二十首
- 鐵厓浮家妻子從,名山亦欲尋赤松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陶弘景移居圖
- 青旄節衛翠云軒,按部東行過赤城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游仙(八首)
- 豫章城樓饑啄烏,黃狐跳踉追赤狐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土兵行
- 十家九家空若焚,筋骨脂膏填赤土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黑雪行苦旱遣悶
- 乍聞弄玉騎青鳳,又見琴高跨赤魚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琴高圖為李勛衛賦
- 今朝出豫臨懸圃,明日陪游向赤城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嵩山石淙侍宴應制
- 公才屈指登黃閣,匪服胡顏上赤墀。 -- 出自唐·竇叔向·酬李袁州嘉祐
- 春風浩蕩波濤盧,彷佛仙人騎赤鯉。 -- 出自宋·王益柔·遙題錢公輔眾樂亭
- 長虹掛雨出青嶂,落日翻光燒赤云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雨馀
- 不緣婚嫁須微祿,已拂紅塵就赤松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酬孫公素中允寫懷見貽
- 昔人混屠酤,不取俗眼只,惟應赤城老,默許分半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張丞見和次韻答之
- 烏衣雛燕正依棲,又見南風遞赤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呈張守
- 諸公交口傳黃絹,蜚詔褒賢定赤車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答程帥高機宜四首
- 此中有路通天去,可把塵蹤繼赤松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金丹詩四十八首
- 東風御柳,應訪此韓翃,歸步穩,赤墀邊,肯記幽棲否。 -- 出自宋·劉一止·驀山溪·王家人地
- 世人用管妄窺天,水陸驅馳煩赤子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花石詩十一章
- 詩如翻水驚黃絹,力可回天在赤心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再和宰公二首
- 陰陰寒谷未生春,天閔斯民如赤子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·丘宰生日二首
- 東略扶桑還掛席,朔雪顛風經赤壁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游君山值冰合不得進
- 自餐白石求黃石,更采長松寄赤松。 -- 出自宋·張表臣·和陳叔易就晁以道求長松
- 久聞射策先黃甲,何意棲鸞尚赤城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用前韻酬陳判官
- 閑中忙事厭營營,款段揚鞭訪赤城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仆至赤城英侍見訪好語瀾翻喜以成詩
- 政成名已聞丹扆,官滿身將上赤墀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挽李季文二首
- 天心軫念國西陲,妙選廷臣下赤墀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送人出使
- 只疑天靳清閑福,丹詔還催上赤墀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送方務德侍郎得請東歸
- 層巒好處起蒼壁,丹霞望門開赤帷。 -- 出自宋·黃人杰·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欲游金陵自采石,玩月乘舟歸赤壁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謫仙歌
- 中天積翠玉臺遙,昆閬吹風下赤霄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次韻沈臺州游桐柏山
- 不須點白鱠松鱸,解衣臥聽歌赤壁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代上楊誠齋
- 星如樧沙燈吐紅,羲和駕鞭乘赤明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客有誦袁蒙齋得雨酬倡之什輒賡元韻志喜也呈
- 兩卿去矣吾亦歸,多為天公憐赤子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任大卿知漢州任大卿知眉州
- 孫曹已矣等陳跡,喚起坡仙同赤壁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餞高紫微視師黃岡
- 南州六月天不雨,千里川原成赤土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喜雨歌
- 冬深破屨踏層冰,暑到露頭走赤日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寄洞霄道友清溪翁
“赤”同音字
- 尺
- 池
- 伬
- 侈
- 侙
- 傺
- 勅
- 勑
- 匙
- 卶
- 叱
- 叺
- 吃
- 呎
- 哧
- 啻
- 喫
- 嗤
- 噄
- 垑
- 墀
- 妛
- 媸
- 弛
- 彨
- 彲
- 彳
- 恜
- 恥
- 慗
- 憏
- 懘
- 抶
- 持
- 摛
- 攡
- 敕
- 斥
- 杘
- 欼
- 歯
- 殦
- 湁
- 漦
- 灻
- 熾
- 烾
- 熾
- 瓻
- 癡
- 痸
- 瘛
- 癡
- 眵
- 瞝
- 竾
- 笞
- 筂
- 箎
- 篪
- 粚
- 絺
- 翄
- 翅
- 翤
- 翨
- 恥
- 肔
- 胣
- 胵
- 腟
- 茌
- 荎
- 蚇
- 蚩
- 蚳
- 螭
- 袲
- 袳
- 裭
- 褫
- 訵
- 誺
- 謘
- 豉
- 貾
- 赤
- 赿
- 趩
- 踟
- 遲
- 迡
- 遅
- 遟
- 遫
- 遲
- 鉓
- 鉹
- 銐
- 鍉
- 雴
- 飭
- 飭
- 馳
- 馳
- 魑
- 鴟
- 鵄
- 鶒
- 鷘
- 鴟
- 麶
- 黐
- 齒
- 齝
- 齒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𠔒
- 𢜳
- 𤆍
- 𤸪
- 𦐉
- 𦥊
- 𦳚
- 𧼪
- 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