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在第7個字的詩句
谷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欲敘他鄉別,幽谷有綿蠻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綿州官池贈別同賦灣字
- 乘時皆閉糶,有谷貴如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庚子薦饑
- 詩家幸有嚴華谷,襟誼猶能眷眷予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有感
- 途中有客居巖谷,天下何人似月洲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李友山諸丈甚喜得朋留連日久月洲乃友山道號
- 高峰穿碧落,虛谷吸滄溟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解后樂清主簿姜昌齡一見如平生歡同宿能仁
- 林巒相掩映,巖谷獨玲瓏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凈明
- 又疑幽人在空谷,滿面清霜□華綠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 其四
- 云圍環佩沈斜谷,風斂旌旗入劍關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興 其二
- 蠶胎在紙秧在谷,未知何以供官輸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望雨
- 去年長歌下溪谷,見我忘形笑淇澳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柯博士畫竹
- 陽坡饒垂珠,陰谷繁玉延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題栗亭縣名嘉亭
- 駕犁豈知耕,布谷不入田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和錢德循古意二首之一
- 精光蕩射遍巖谷,氣象崢嶸見松柏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詠雪
- 四封鳴雞犬,五谷被原疇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徐竑著作知康州
- 城隍壯形勢,岡谷來回回環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之南豐道上寄介甫
- 今歲天旱甚,百谷病已久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食梨
- 匡廬之巔有深谷,金仙弟子巖為屋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贈四仙
- 游山智盤旋,俯谷仰奇巔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鐘山
- 蓑輕雨霽云收谷,釣擲綸樞水映船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竹榦青樂釣
- 乘醉東游憩陽谷,酒瓢間掛扶桑木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友人楚孟德過余縱言及神仙余謂之無孟德謂之
- 荒林上路廢,溫谷舊流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華清宮
- 昔車道經車輞谷,直上七里監南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重經車輞谷
- 黍稷沈黃泥,圭谷安可收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又是和夜雨宿村舍
- 又非鄭伯有,壑谷甘糟醨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酬永樂劉秘校四洞詩
- 必求此議決,深谷為崇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景仁緱氏別后見寄求決樂議雖用其韻而不依
- 眼中高岸移深谷,愁里殘陽更亂蟬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外家南寺
- 層冰積浩蕩,陵谷低吞吐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劉曲龍潭
- 巖潭相映媚,溪谷屢環周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入峭峽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嶺相映有奇致焉
- 千炬火中鶯出谷,一聲鐘后鶴沖天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癸丑年下第獻新先輩
- 才見早春鶯出谷,已驚新夏燕巢梁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人春暮書事寄崔秀才
- 人事任成陵與谷,大河東去自滔滔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河清縣河亭
- 誰謂世途陵是谷,燕來還識舊巢泥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江上逢史館李學士
- 連顛自欲墮深谷,虜騎笑指聲嘻嘻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慶州敗
- 東有鼓山榴花谷,南有方山小王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
- 于今收拾歸山谷,不逐春風上下飛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盤云二首
- 九江城里鄭天谷,許結焚香瀹茗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寄鄭天谷
- 紫煙如芝蘭,澗谷含幽芳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荷風薦涼屷于御風臺者六因賦古
- 吹風放火烈山谷,不問杉柏樗櫟蘭艾蒿芷蘅茅茨,燔焱熨灼無余遺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二鬼
- 世事有轉旋,陵谷一朝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雙燕離
- 玲然穿崖達幽谷,竽籟颼颼振喬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舊在杭時為冷起敬賦泉石歌亂后失之今起敬為
- 溪流穿林還度谷,十里一達五里伏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潛溪圖歌為宋景濂賦
- 明珠白璧走函谷,墜簪遺珥空悲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邯鄲才人嫁為廝養卒婦
- 咬咬水中鳧,谷谷墻下雞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山川出云霓,谿谷藏虎豹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雜畫卷子
- 街衢溢潢潦,井谷生狂瀾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春雨見寄
- 應慚若木生旸谷,長駐踆烏燭崦嵫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紅樹詩
- 天秋風露寒,陰谷何時春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懷(五首)
- 杉松引直路,出谷臨前湖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白湖寺后溪宿云門
- 滄溟用謙德,百谷走童稚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贈江西周大夫(一作贈周太史)
- 敝廬嵩山下,空谷茂蘭芷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