裹在第12個字的詩句
裹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只解沙場為國死,何須馬革裹尸還。 -- 出自清·徐錫麟·出塞
- 烏菱白芡不論錢,亂擊青菰裹綠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
- 更搔短發東南望,試問今誰裹舊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廷老退居見寄
- 使君未來襄陽愁,提戈入市裹氈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襄陽樂
- 便須起來和熱吃,不消洗面裹頭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包安靜先生茶三首
- 五百年間異人出,盡將錦繡裹山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臨安三絕 錦溪
- 刀尺鈍拙制未畢,出亦不獨裹一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醉后狂言酬贈蕭、殷二協律
- 稟賦本不強,四十已遽衰,藥裹不離手,對酒盤無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養生
- 故老能言當日事,直將宮錦裹宮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花時遍游諸家園
- 載醪問字今牢落,猶有鄰翁裹飯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村居即事
- 幅巾短褐吾羞便,實厭衣冠裹沐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歲暮遣興
- 鈿尺裁量減四分,纖纖玉筍裹輕云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詠襪
- 自顧豈勞君借譽,偶然章服裹猿狙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劉虛白二首
- 瞳人剪水腰如束,一幅烏紗裹寒玉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贈女冠暢師
- 漢家天子平四夷,護羌都尉裹尸歸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雜曲歌辭·妾薄命
- 怕見鏡中新白發,長將破帽裹西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重陽
- 安得田園可溫飽,長拋簪紱裹頭巾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同韻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憶二首
- 壓眾風流,傾城色笑,趁時梳裹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紅娘子·袖薄吹香過
- 共愛芳菲此樹中,千跗萬萼裹枝紅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詠古寺花
- 日月豈能照鑒,天地不能包裹,晃朗妙無邊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 此下原有沁園春七返還丹一首,乃
- 依稀鞠服開風袂,約略仙盟裹露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甘棠
- 云葉擁僧迎墨綬,浪花和鷺裹仙舟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聽羅訐事話太湖洞庭之景因賦十韻
- 毅然獨客歸初伏,遠矣孤城裹亂山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發昆明電報絳
- 晚來弄水船頭濕,更脫新裙裹鴨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采蓮子
- 百年痛飲乃良圖,安用金朱裹枯朽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楊應之
- 晚來弄水船頭濕,更脫紅裙裹鴨兒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松·采蓮子
- 西風抵死相搖撼,爭奈儒冠裹得牢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醉余再賦
- 中有夷酋貌尤丑,象皮作甲裹身厚。 -- 出自清·張維屏·三元里
- 綠水一潭澄靜性,青山萬疊裹閑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答友人
- 未怪康衢中有虎,每疑太極裹無僧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太極中事事皆有即無佛
- 張湯絕似公孫子,一樣奴顏裹禍心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張湯公孫弘
- 忽聞有客載醪過,誰道無人裹飯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謝諸寓貴載酒
- 子來猶自商歌在,舊友何須裹飯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評余近詩發藥甚多次韻
- 溪邊雨過春泥滑,借問門前裹飯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痔后齒痛小詩問訊
- 圣朝有道合羞貧,清晝那容裹路珍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奉詞還家侄驛以詩相迎次韻
- 湖上山光一筍青,佛宮高下裹巖扃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漳南十詠·西湖
- 白茅安用紅錦包,虎皮難以裹羊質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昝相公送錦被
- 太史遙遙瞻紫氣,老夫急急裹烏巾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至正廿三年四月淮南王左相微行淞江步謁草玄
- 四壁龍門鐵削圍,枉教鄧艾裹氈衣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邊詞十三首(并客燕時到馬水口及宣府之作)
- 他年舍此歸何處,青壁紅霞裹石房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夏日城中作二首
- 銷得燕堂千杖鼓,旋看錦纈裹條枚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趙帥見寄三首
- ”參軍噤無語,反顧吏卒羞;包裹琴與書,明日吾歸休。 -- 出自宋·唐庚·訊囚
- 黃卷肯交同長物,白袍未信裹閑身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次韻顧次鳳
- 步障不須西蜀錦,相公行處裹春風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平原郡王南園詩二十一首·夾芳
- 重重樓閣重重戶,有個瞳人裹面藏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己酉夏偶興
- 水光不見水,但見青天無表裹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水天月歌
- 月來水天中,水天裹月如不裹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水天月歌
- 衣冠仍上第公臺,元自詩書裹面來。 -- 出自宋·虞剛簡·送子就試帖
- 面擁旌旗鼓樂隨,誰知錦被裹瘡痍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朝謁歸省文書
- 落魄江湖十二年,布衫闊袖裹風煙。 -- 出自宋·李南金·登第后畫師以冠裳寫真戲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