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在第8個(gè)字的詩句
行在第八個(gè)字的詩句
- 江流如箭月如弓,行盡三湘數(shù)夜中。 -- 出自唐·熊孺登·湘江夜泛
- 六星宮里一星歸,行到金鉤近紫微。 -- 出自唐·陸暢·送崔員外使回入京金鉤驛逢因贈
- 衡陽到卻十三春,行腳同來有幾人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送宗禪師
- 商聲恓悲羽聲壯,行子忽忽難為情。 -- 出自宋·李遠(yuǎn)·仆久客錢塘有吹笛月下者同旅聞之凄然皆有歸
- 明發(fā)還分手,徒悲行路難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龍翔寺居喜胡權(quán)見訪因宿
- 生貴非道傍,不斷行人手。 -- 出自唐·李宣古·句
- 縣官無人具軍頓,行宮徹屋屠云螭。 -- 出自唐·鄭嵎·津陽門詩
- 古木蒼苔墜幾層,行人一望旅情增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秋日望西陽
- 病馬獨(dú)嘶殘夜月,行人欲渡滿船霜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曉過伊水寄龍門僧
- 心中豈不切,其如行路難。 -- 出自唐·邵謁·送從弟長安下第南歸覲親
- 分峽東西路正長,行人名利火然湯。 -- 出自唐·鄭仁表·題滄浪峽榜
- 朱輪軋軋入云去,行到半天聞馬嘶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有叟有叟何清狂,行搔短發(fā)提壺漿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公無渡河·有叟有叟何清狂
- 是處堪閑坐,與僧行止同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游寺
- 禍福既能知倚伏,行藏爭不要分明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
- 暖塘爭赴蕩舟期,行唱菱歌著艷詞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黃葉歸田夢,白頭行路吟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夜坐示友
- 嘉陵路惡石和泥,行到長亭日已西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題嘉陵驛
- 一條溪繞翠巖隈,行腳僧言勝五臺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題名琉璃院今改名景祥院
- 別來拭淚遮桃臉,行去包香墜粉胸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尚書筵中詠紅手帕
- 寶劍徒稱無價(jià)寶,行心更貴不欺心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(zhàn)國門季札
- 嗟余索米無人問,行避霜臺御史驄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天街曉望
- 臥聽寒蛩莎砌月,行沖落葉水村風(fēng)。 -- 出自·李中·安福縣秋吟寄陳銳秘書
- 坐臨棋局延明月,行采題詩對落花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阮監(jiān)丞赴馀杭
- 聞子?xùn)|征效遠(yuǎn)官,行行春黯離魂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阮殿丞之靜海
- 虜寇有時(shí)獵,漢兵行復(fù)巡。 -- 出自唐·熊曜·送楊諫議赴河西節(jié)度判官兼呈韓王二侍御
- 立志言為本,修身行乃先。 -- 出自唐·吳叔達(dá)·言行相顧
- 將使言堪復(fù),常聞行欲先。 -- 出自唐·孟翱·言行相顧
- (見《葆光錄》)行人折柳和輕絮,飛燕銜泥帶落花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(lián)句
- 偶辭幽隱在臨邛,行止堅(jiān)貞比澗松。 -- 出自唐·黃崇嘏·下獄貢詩
- 又驚大舶帆高懸,行濤劈浪凌飛仙。 -- 出自唐·僧鸞·贈李粲秀才(字輝用)
- 寂寂尋乳竇,兢兢行石橋。 -- 出自唐·神穎·和王季文題九華山
- 世界曾行遍,全無行可修。 -- 出自唐·子蘭·贈行腳僧
- 不得家人哭,勞君行路悲。 -- 出自唐·河湄鬼·愧謝詩
- 聊向江城紆驥足,行趨禁闥侍鸞輿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簡丘粹即次韻
- 如今失路尋知己,行盡關(guān)山無一人。 -- 出自唐·宋元素·刺左臂膊詩
- 宴云謠,歌皓齒,且行樂。 -- 出自唐·李存勖·歌頭
- 光影不勝閨閣恨,行行坐坐黛眉攢。 -- 出自唐·閻選·八拍蠻
- 把塵寰休問,菊花行綻,請重來醉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甲申七月二十六日,偕王居仁仲武小
- 避賢解組,三見太行秋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六州歌頭 次明初為壽韻
- 放眼奇觀臺上,太行飛入檐楹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木蘭花慢 至大戊申八月二十五日,同疏仙萬
- 袖拂西風(fēng),臨古道、行行且止。 -- 出自元·吳景奎·滿江紅 歸故居答楊潤之
- 園林掩映,鞍馬經(jīng)行。 -- 出自元·宋*·行香子 京山道中
- 斜日欲沉山色近,行人無處問隋宮。 -- 出自元·蘇大年·雷塘二首
- 掃苔坐石何妨久,行步常遲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采桑子 孟夏
- 且凈洗緇衣,任休行李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齊天樂 寄張翔南
- 剩判得,落殘花,欺行李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角招 次黃伯陽苕溪夭中韻
- 卻憶儀真不數(shù)日,行盡長江十三驛。 -- 出自·袁華·紀(jì)行歌送陳廣文
- 子今往彼,我歌紀(jì)行。 -- 出自·袁華·紀(jì)行歌送陳廣文
- 獨(dú)客年年如旅雁,行人草草似驚鴻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虞山道中有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