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行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逐逐行不盡,茫茫休者誰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勿執(zhí)古寄韓潮州
- 故鄉(xiāng)行云是,虛室坐間同。 -- 出自唐·王績(jī)·詠懷
- 不及行塵影,猶隨馬蹄歸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長(zhǎng)安客感
- 迸筍行無定,飛花勢(shì)不禁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野步
- 素光行處隨人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清平樂·東風(fēng)桂影
- 九遷行輩青云滿,百謫形骸白發(fā)多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上林內(nèi)翰二首
- 相對(duì)行廚洗玉盤,松花自煮顏家粥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曹使君置酒石橋山用肉字韻作詩見招不果往復(fù)
- 匝地行車珠網(wǎng)細(xì),照天晨燎紫沉香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燈夕寄獻(xiàn)內(nèi)翰虢略公
- 聽雞行曉月,嘆雉過春山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蕭咨下第西歸
- 到想行仁政,民間豈復(fù)言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秘丞王利通倅閬州
- 日月行天自漢家,十年京洛恨無涯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又次韻子云春日絕句三首
- 少年行樂記鄉(xiāng)關(guān),月渚霞洲一夢(mèng)間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題十二兄野堂
- 知公行入輔,故吏敢言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投贈(zèng)徐平江三十韻
- 聞道行驄行且止,卻聽譙樓更鼓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不是行邊,待與持杯論斗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掃花游/掃地游
- 幾番行曉,個(gè)個(gè)阿嬌深貯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大?
- 人生行樂,且須痛飲莫辭杯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水調(diào)歌頭·春事能幾許
- 人生行樂,何自催得鬢毛斑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水調(diào)歌頭·弓劍出榆塞
- 雪天行計(jì)欠人留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臨江仙·長(zhǎng)短驛亭南北路
- 已辨行都欲去船,個(gè)中因得少留連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
- 襲桂行香徑,朱欄稍轉(zhuǎn)西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吳尉東閣西亭
- 車徐行,馬后馳,天寒游子來盱眙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盱眙行
- 修廊行盡到山齋,中有高人百念灰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贈(zèng)張道士
- 荷蓧行隨適,看山倚最便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方竹杖
- 正笑行役倦,登臨心眼開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湖口宰任伯厚挹清亭
- 亂崗行兔窟,數(shù)點(diǎn)入鴉村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寄如皋葉尉
- 慈母行封大國(guó),老仙早上蓬山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西江月·慈母行封大國(guó)
- 手?jǐn)y行客酒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菩薩蠻·落霞?xì)堈諜M西閣
- 酒客行攜手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菩薩蠻·落霞?xì)堈諜M西閣
- 旆霞行卷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點(diǎn)絳唇·綺燕高張
- 將軍行矣,九重虛寧,談笑清寰宇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青玉案·相春堂上聞鶯語
- 漢上行云迷卻、舊巫山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虞美人·黃金誰解教歌舞
- 陌上行塵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采桑子·西園冷罥秋千索
- 千里行秋,支筇背錦,頓懷清友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月下笛·千里行秋
- 且行行,平沙萬里盡是月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凄涼犯·蕭疏野柳嘶寒馬
- 相逢行行行即曲巷,曲巷多蒿草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擬古樂府(有序)
- 悲哉行石馬立荊棘,荒城叫老貍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擬古樂府(有序)
- 蝦鱔行蝦鱔出潢潦,道逢東海使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擬古樂府(有序)
- 升天行乘赤霧,鞭鸞轍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擬古樂府(有序)
- 棹歌行妾家白頻洲,隨風(fēng)作鄉(xiāng)土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擬古樂府(有序)
- 眼界行處不著我,天花下來惟有香,我今胡為寄他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懷幽期
- 白道行深云,云高路彌細(xì)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游山
- 寒日行深山,路由谷中村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山行經(jīng)樵翁
- 終歲行他縣,全家望此身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過三郊驛卻寄楊評(píng)事時(shí)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薦
- 悠悠行遠(yuǎn)道,冉冉過良辰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贈(zèng)興平鄭明府
- 望里行還暮,波中歲又春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歸中丞使新羅(一本題下有冊(cè)立吊祭四字)
- 青春行役思悠悠,一曲汀蒲濮水流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濮水
- 策馬行行到豫州,祖生寂寞水空流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豫州
- 鳳翣行將遠(yuǎn),龍髯斷莫尋。 -- 出自唐·朱長(zhǎng)文·英宗皇帝挽詞五首
- 杖藜行水邊,萍際湛空碧。 -- 出自唐·朱長(zhǎng)文·詠齋偶書呈通無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