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在第14個字的詩句
行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讀書
- 相思本是無憑語,莫向花箋費淚行 -- 出自·晏幾道·鷓鴣天
- 驚起暮天沙上雁,海門斜去兩三行。 -- 出自·李涉·潤州聽暮角
- 只言啼鳥堪求侶,無那春風欲送行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夜別韋司士
- 花光濃爛柳輕明,酌酒花前送我行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別滁
- 愁看飛雪聞雞唱,獨向長空背雁行。 -- 出自唐··早發
- 伏雨朝寒愁不勝,那能還傍杏花行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浣溪沙·伏雨朝寒愁不勝
- 一春略無十日晴,處處浮云將雨行。 -- 出自宋·汪藻·春日
- 城雪初消薺菜生,角門深巷少人行。 -- 出自元·楊載·到京師
- 棲鴉流水點秋光,愛此蕭疏樹幾行。 -- 出自清·紀映淮·詠秋柳
- 黃河水繞漢宮墻,河上秋風雁幾行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秋望
- 紅蓼渡頭秋正雨,印沙鷗跡自成行,整鬟飄袖野風香。 -- 出自唐·薛昭蘊·浣溪沙·紅蓼渡頭秋正雨
- 戛戛秋蟬響似箏,聽蟬閑傍柳邊行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秋行
- 晨興好擁向陽坐,晚出宜披踏雪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
- 半夜呼兒趁曉耕,羸牛無力漸艱行。 -- 出自唐·顏仁郁·農家
- 一年三百六十日,多是橫戈馬上行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馬上作
- 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 -- 出自·陸游·冬夜讀書示子聿
- 月明圓嶠人千里,風急輕帆燕一行 -- 出自·張煌言·舟次中秋
- “樹頭蜂抱花須落,池面魚吹柳絮行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離別的詩句:仍憐故鄉水,萬里送行舟 -- 出自··
- 兒童不解春何在,只向游人多處行 -- 出自··
- “帆開青草湖中去,衣濕黃梅雨里行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風翻白浪花千片,雁點青天字一行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唐··
- “淚痕不學君恩斷,拭卻千行更萬行。”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北畔是山南畔海,只堪圖畫不堪行”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風生竹夜窗間臥,月照松時臺上行”的意思及全詩 -- 出自··
- “南都水暖蓮分影,北極天寒雁著行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如今年事無筋力,猶倚營門數雁行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云布長天龍勢逸,風高秋月雁行齊。”的意思及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花間祖席離人醉,水上歸帆落日行”鑒賞 -- 出自元··
- “驚起暮天沙上雁,海門斜去兩三行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樹頭蜂抱花須落,池面魚吹柳絮行 -- 出自··
- 春風吹落君王耳,此曲乃是升天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春日行
- 仗出金宮隨日轉,天回玉輦繞花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
- 謝公正要東山妓,攜手林泉處處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示金陵子 (一作金陵子詞)
- 一一銜蘆枝,南飛散落天地間,連行接翼往復還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鳴雁行
- 郎今欲渡緣何事,如此風波不可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橫江詞其五
- 巨鰲莫戴三山去,我欲蓬萊頂上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懷仙歌
- 莫聽穿林打葉聲,何妨吟嘯且徐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定風波·莫聽穿林打葉聲
- 雨洗東坡月色清,市人行盡野人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坡
- 濁流若解污清濟,驚浪應須動太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黃河
- 風巖水穴舊聞名,只隔山溪夜不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往富陽新城李節推先行三日留風水洞見待
- 雪髯霜鬢語傖獰,澹蕩園林取次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三月二十日開園三首
- 病中聞汝免來商,旅雁何時更著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
- )定向秋山得嘉句,故關黃葉滿行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常父送張天覺河東提刑
- 猿吟鶴唳本無意,不知下有行人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僧潛見贈
- 門外山光馬亦驚,階前屐齒我先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雪后到乾明寺遂宿
- 夜橋燈火照溪明,欲放扁舟取次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孫莘老七絕
- 長恐波頭卷室去,欲將船尾載君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葛葦
- 舊因莼菜求長假,新為楊枝作短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致仕張郎中春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