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在第10個字的詩句
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詩外應無思,人間半是行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田使君赴蔡州
- 相府旌旄重,還邀上客行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蕭正字往蔡州賀裴相淮西平
- 遙想故山下,樵夫應滯行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郡中對雪
- 白須蕓閣吏,羸馬月中行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王建秘書往渭南莊
- 常日登樓望,今朝送客行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李傳秀才歸宣州
- 每日樹邊消一日,繞池行過又須行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題薛十二池亭
- 何年面骨肉,細話苦辛行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暮上瞿唐峽
- 乘鸞鳳,指蓬瀛路上前行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*公
- 唬得我,便回頭,卻做修行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·人居浮世
- 才到瓜期相逼,豈都無、行色憂愁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道友徐司判
- 放聲哭,恨當初,不做修行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嘆世
- 須當避,勸先生進道,戒行精專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因夢作
- 朝元去,指瑤臺閬苑云行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權知微
- 害風仙、化我扃門,這修行須做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水云游 繼重陽韻
- 聞早悟,知愆悔過,速改行藏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滿庭芳·欺味成家
- 長真稽首,遍覆諸賢,修行只要心堅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
- 自然理,效隴西師父,戒行行持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 寄長安馮師兄
- 改頭換面人難悟,走骨行尸我不憂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報師恩 景金本注云,五首本名瑞鷓鴣 削發
- 天下不如斯,貧富一般行坐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無夢令 誡奢
- 怯猿啼落岫,驚雁斷分行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九月九日
- 古寺蕭條,十年再到經行路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點絳唇·古寺蕭條
- 暫時戒慎離災苦,久遠行持出死生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瑞鷓鴣·為人幸遇教門興
- 圓明頓悟,無私普照,善行周全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賀圣朝 太平興國觀中秋賞月
- 畫樓殷殷貯白嬌,紫騮行春楊柳橋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畫樓歌
- 十萬雄兵若秋隼,千甕行酒須臾盡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紫髯公子行
- 卿謝不敢受,客竟委之行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義俠歌(效白樂天體)
- 高堂晝靜風生壁,卻憶行圍塞北秋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高其佩指頭畫虎
- 裒然宛成帙,十二年言行,其間憫農切,今昔頗可證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尚書蔣溥奏進所刻御制詩集書此志懷
- 山陰指明日,已是鏡中行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蕭山道中作
- 因教馳驛來江國,便挈行春閱綺闉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哈薩克陪臣到因攜觀廣陵風景
- 御舟早候運河濱,陸路行余水路循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登舟
- 胡為凌云姿,遜彼棲蘆行,由來受羈束,只為飽稻粱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家鶴
- 番酋路左心傾服,軍士行間氣倍鮮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二月十四日喜而有作
- 匈奴未滅敢言家,百里行猶九十賒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紀事二十四首
- 最大洲中最大國,廿二行省為一家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愛國歌四章
- 佳境日已去,何時休遠行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游嘉州龍巖
- 遼遼峴山道,千載幾人行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襄陽懷古
- 路盤層頂上,人在半空行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大林寺
- 至今染出懷鄉恨,長掛行人望眼中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杜鵑花得紅字
- 出門誰是伴,只約瘦藤行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曉行山間
- 苦吟吟未了,只向兩廊行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宿寶勝寺
- 王維詩畫鐘繇書,不獨行藏兩相似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趙承旨
- 沙邊細荇時吐吞,水底行云遞來往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鱖魚圖為掌教謝先生作
- 湖南使節經江右,浙上行船過泖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送李提學若虛侯僉憲公矩
- 樓臺春后掩,環珮月中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蘇臺曲(五首)
- 沈湘過訪三閭廟,宛葉行經百戰場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送孫芝房使貴州二首
- 時睹南來雁,飄零不作行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至日二首
- 朋好翩翩去,君今傷此行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送金竺虔之官閩中
- 循茲不回首,安得逃禽行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旦氣詩
- 四時書夜有成姿,用舍行藏亦易如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行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