虬在第2個字的詩句
虬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潛虬隱尺水,著論談興亡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
- 靈虬傳夕箭,歸馬散霜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贈太常張卿垍二十韻
- 逸虬繞云,奔鯨駭流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命子 其二
- 香虬煙斷,是誰與把重衾整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過澗歇近
- 潛虬且深蟠,黃鵠舉未晚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王大昌齡赴江寧
- 靈虬避難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矯志詩
- 白虬天子金煌铓,高臨帝座回龍章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雜曲歌辭·湖陰曲
- 彩虬蟠畫戟,花馬立金鞭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
- 蒼虬不可得,空望白云衢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尋道觀
- 玉虬分靜夜,金螢照晚涼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·秋螢
- 潛虬媚幽姿,飛鴻響遠音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登池上樓
- 金虬銜日出,鐵騎勒春回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元日
- 玉虬縈結城根,澹煙半野,斜陽半市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瑞龍吟·墮虹際
- 玉虬垂處雪花翻,四季雷聲六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千丈巖瀑布
- 倦虬縮尾青蛇死,彈指傾倒天河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清勝軒
- 鼉虬蚴蚪千年藤,纏絡薜荔縣鬅鬙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僧道士蔣玉壺長歌
- 云虬澗鹿真逸調,刀名錐利非良圖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獨夜有懷因作吳體寄襲美
- 雪虬輕駿步如飛,一練騰光透月旗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開元雜題七首·照夜白
- 金虬蟠繡楹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新宮翼翼
- 蒼虬入云不收尾,卷起海水秋魚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賦石昌言家五題其四懷素草書
- 蒼虬繞圭龍護璧,面為鐵石口瓊瑰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沈信臣游龍焙
- 翠虬喬木老,錦障海棠紅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奉送中散使君提舉崇禧觀
- 翠虬寶釧捧殷勤,明滅粲金碧。 -- 出自宋·畢良史·好事近·高會罷飛觴
- 玉虬夜吼雙寶刀,曉霜冷透宮花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用王深造韻觀射寄呈吳門吳侍郎
- 赤虬一躍蓬萊近,又恐丹丘有宿因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和道士陳天隱
- 駟虬乘蒼鷖,御風朝虛皇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擬古送莊郎中歸朝二首
- 石虬漱潺湲,銀竹墮格磔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伏中宿富樂山賞泉
- 騰虬守金鑰,疾騎穿云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北苑十詠·修貢亭
- 劉虬師弟子,時喜一相親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贈抱麻劉舍人
- 潛虬未用升云去,乞取晴天畀散人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響應山
- 綠虬挾春怒,穴土氣已完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寄致明兼簡余時升
- 蒼虬欲卷漣漪去,慢蛻卻、連環香骨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疏影·瓊妃臥月
- 羅虬若向今宵見,不比紅兒比玉英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贈箏人(二首)
- 蒼虬垂髯猛虎臥,青衫四十鬢欲斑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吳判官
- 翠虬夭嬌拿蒼玉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真珠簾·翠虬夭矯拿蒼玉
- 青虬吐煙滿瓊殿,白鶴起舞臨丹墀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某夏夜酣寢飄然身若凌云其覺也作夢游仙以原
- 金虬赭虺怒郁律,紫鳳朱鳥驚翔鶱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清湖山大火
- 玉虬蟠蜿蜒,萬鱗寒縮澀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清明日同宋才夫王子友游秦氏園分韻得一字
- 潛虬拔地徑矢矯,騰拿勢出青云表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賦揚州伯父海檜
- 玉虬香散後。 -- 出自宋·陳三聘·菩薩蠻·楊花滿院飛紅索
- 玉虬香冷更凄清。 -- 出自宋·陳三聘·鷓鴣天·昨夜東風怒不成
- 玉虬層空來,寶室仙境擅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連日快晴登金華庵觀大面諸峰
- 玉虬五云車,仙翁此往還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羅仙宮道士留午飯后遍覽山中佳景三十六峰羅
- 神虬捲水向空噴,溝澮充盈到盎盆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再用前韻各賦三解
- 拈虬髯、幾番孤聳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龍吟·小窗香霧籠蔥
- 蟠虬老檜枝垂舞,像刻前碑石載鐫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題照禪師道場
- 雙虬挾泓玉,奧入百轉灣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游峽山和東坡韻
- 金虬閑暖麝檀煤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虞美人·春衫薄薄寒猶戀
- 金虬篆裊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摸魚兒·過重陽
- 金虬熏盡鷓鴣班,獨上層樓倚畫欄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倚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