虬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虬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雄辭雜蛟蚓,健筆走龍虬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送于去非三首
- 十月胎仙出,雷電送金虬。 -- 出自宋·陳楠·水調(diào)歌頭·奪取天機(jī)妙
- 蜒蜿下大壑,一闖千丈虬。 -- 出自宋·劉學(xué)箕·仙洲呈劉伯益沈莊仲
- 玄象摧天狗,昌陵控玉虬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送蜀客
- 嘯想開陵虎,化催西海虬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與存子侄王南運(yùn)上風(fēng)聊句
- 猿猱啼兮鬼嘯野,六玄虬兮四驪馬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建寧浦城李頻行祠
- 紫凋紅落后,忽十丈,玉虬橫。 -- 出自宋·楊子咸·木蘭花慢·紫凋紅落後
- 桂輪逼采,菱沼漾金,潛虬暗動(dòng)鮫室。 -- 出自宋·張矩·應(yīng)天長·桂輪逼采
- 有多少、舊愁新恨,縱羅虬、妙曲風(fēng)流,怎比紅兒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塞翁吟·短綠抽堤草
- 試手翻碧海,卷雨來青虬。 -- 出自宋·王易簡·九鎖山十詠
- 瀛嶠浮煙,滄波掛月,潛虬睡起清曉。 -- 出自宋·李居仁·天香·瀛嶠浮煙
- 世間萬物移人處,高鼻虬須也被瞞。 -- 出自宋·羅志仁·題汪水云詩十首
- 不知功滿歸何處,直跨虬龍上玉京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早終冊禮朝天闕,莫遣虬髭染塞霜。 -- 出自唐·周繇·送入蕃使
- 對(duì)景瞻瑤兔,升天駕彩虬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依御史溫飛卿華清宮二十二韻
- 陽坡眠白犢,陰洞鎖蒼虬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過龍游
- 哆目若餓虎,逸翰飛靈虬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讀翰林集
- 小卻得一欣,凍壁纏蛟虬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畢叔茲可掃園賞牡丹
- 荒階蟋蟀動(dòng)相感,大海虬龍方退潛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秋夕感懷
- 雕弓玉斧皆廷賜,燕頷虬髯有父風(fēng)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送王都閫之廣西
- 云廣翛閑失故宮,泓泉虬木古今同。 -- 出自宋·陳洵直·石室
- 二十中甲科,赪尾化為虬。 -- 出自宋·范質(zhì)·誡兒侄八百字
- 黃云衰草出長城,碧眼虬髯逢者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老馬行
- 門前喬木陰,蒼藤掛髯虬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十一月四日陪諸公游神泉南山院二十韻
- 后先鸞與鶴,乘跨虎兼虬。 -- 出自宋·何異·大華山
- 群敺驟麋鹿,逸勢凌蛟虬。 -- 出自宋·江休復(fù)·牟駝罔閱馬
- 新筍暗抽穿木葉,古藤虬結(jié)跨沙堤。 -- 出自宋·孔元忠·回憩翠蛟亭
- 灞上枋頭真絕倒,空使虬髯論握奇。 -- 出自宋·李興宗·觀八陳圖有感
- 虬枝猶倔強(qiáng)。 -- 出自宋·李自中·筼筜萬個(gè)黃雀每棲息其上一昔風(fēng)雨颯至忽聞?dòng)?/a>
- 破氈吟雪擁清寒,有客虬髯急如疳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王居貫游金陵
- 殿陰古杉高百尺,蒼弁虬髯森澱漆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杉下聾僧
- 晚霽起長虹,夜寒吟潛虬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五峰合澗詩·合澗
- 深瀑摽隨鳧,空潭隱靈虬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四明山記游八十韻
- 蟠根知永遠(yuǎn),曲干聳蛟虬。 -- 出自宋·許尚·華亭百詠·異木
- 兩蒼崖屹相應(yīng)對(duì),上面虬龍插崖背。 -- 出自宋·楊虞仲·和嚴(yán)侍御柟木詩
- 峨峨岸東山,躣來勢奔虬。 -- 出自宋·游九功·浯亭望橫山
- 海月虛瑤席,天風(fēng)駟玉虬。 -- 出自明·甘瑾·龍虎沖虛張真人游仙詩(二首)
- 寄語玄真子,迅速馳素虬。 -- 出自明·桑悅·游仙(二首)
- 風(fēng)急聞哀雁,波翻駭伏虬。 -- 出自明·孫一元·贈(zèng)李將軍征南十八韻
- 煌煌十尺枝,燦燦若靈虬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古意四首(以下金昌集)
- 川后迎皓蜺,波臣趨翠虬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前緩聲歌
- 三宮共在珠簾下,萬騎虬須繞殿前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