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在第13個(gè)字的詩句
虎在第一十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汞心煉神亦龍性,鉛身凝氣白虎命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金丹火候訣
- 無人為呼張法要,萬山猿啼夜虎嘯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南岳九真歌題壽寧沖和閣
- 殊方負(fù)固猶蝸角,此地偷安賴虎臣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元帥見贈(zèng)(二首)
- 想胭脂井底嬌魂,至今怕說擒虎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許月度新自金陵歸,以青溪集示我,感賦
- 欲隨山水居茅洞,已有田園在虎丘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戲贈(zèng)韓判官紳卿
- 試將潛皖問云游,何似靈巖與虎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無題
- 辭家只欲奉君王,豈意蛾眉入虎狼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介甫明妃曲
- 袒裼擊鼓禰處士,當(dāng)時(shí)偶脫猛虎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三月十日韓子華招飲歸成
- 歸來重過姑蘇郡,莫忘題名向虎丘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羅著作兩浙按獄
- 生須百斛買雙鬟,水截龍章試虎斑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豫章公三首
- 上帝惠顧祓不祥,天門夜下龍虎章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贈(zèng)二蘇公
- 遠(yuǎn)公陶陸成千古,誰復(fù)相從過虎溪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代吳景年次韻凈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
- 符移捷出星火飛,吏卒叫囂豺虎烈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后紀(jì)時(shí)行
- 而今難說山居穩(wěn),飛馬窮搜過虎狼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周翁留飲酒
- 大難得睡鉤蛇去,未許降心縛虎能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錢鐘書·待旦
- 超然內(nèi)外無死地,梨棗華實(shí)龍虎用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踵息齋
- 古藤池水盤樹根,左攫右拏龍虎蹲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愛敬寺古藤歌
- 歸來重過姑蘇郡,莫忘題名在虎丘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羅著作兩浙按獄(著作嘗宰蘇州吳縣)
- 平流中澄綠鏡匣,遠(yuǎn)山旁臥翠虎橫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題步君敘園亭
- 棠梨宮里瞻龍袞,細(xì)柳營中著虎裘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送馮八將軍奏事畢歸滑臺(tái)幕府
- 九遷官職光鵷鷺,百二山河壯虎貔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贈(zèng)長安孫紫微
- 長恨青青朱門艾,結(jié)束腰身似虎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月戶云窗,石田瑤草,丹井飛龍虎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酹江月 游句曲茅山
- 落花寒食風(fēng)雨時(shí),展卷如對龍虎姿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題文山上巳詩
- 本初屈指定中華,官渡相持勒虎牙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官渡
- 進(jìn)前宿云云欲迷,疊嶂高張熊虎旗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趙宗判請游巖溪
- 來此人間不知?dú)q,仍是酒龍?jiān)?span id="wbyhecy" class="hong">虎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賀新郎·昔在神霄府
- 明朝第一番花吉,并與瓊幡下虎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王母望闕致語口號
- 大明天子開鴻基,雄兵百萬皆虎貔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錢允一還天臺(tái)詩(并序)
- 攜夫夜歸車下宿,蓐食趨程烹虎肉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劉平妻
- 蔡襄風(fēng)任獬廌司,陳烈氣壓龍虎伏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學(xué)
- 千秋萬古定于一,豈有乾坤屬虎狼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戰(zhàn)國
- 起上林苑賞方朔,發(fā)會(huì)稽兵惜虎符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武帝
- 千盤萬剝無人跡,雨過泥腥見虎蹤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
- 未施云外射鵰手,且作山中騎虎仙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再和
- 道人猶喜頻相遇,話盡丹丘更虎丘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病目作近體詩五首
- 兼資文武唯高子,誰識中原有虎臣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和高二偶作長句
- 可曾天下無麟鳳,何必山中有虎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四和
- 萇尤桀點(diǎn)于堅(jiān)者,勒固奸雄奈虎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端嘉雜詩二十首
- 不知邊信近何如,但見朝朝發(fā)虎符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書事十首
- 居然雄狡伏麟鳳,何止杰魁如虎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和六首
- 吾宗手葺幽棲處,雪徑依衡認(rèn)虎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劉生雪巢
- 欲隨流水去幽棲,喜伴歸云入虎溪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和尚書舅見寄
- 綺疏浸影槐龍轉(zhuǎn),繡戶浮香艾虎垂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詞·貴妃閣
- 潛入那水國漁鄉(xiāng),早跳出龍?zhí)?span id="0aroca4" class="hong">虎窟。 -- 出自元·王實(shí)甫·越調(diào) 斗鵪鶉
- 戈收甲束投仁境,汗浹魂飄拜虎旗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賀鄭使君
- 謀身拙為安蛇足,報(bào)國危曾捋虎須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安貧
- 孔融天下無雙士,并坐尊前對虎賁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題臥屏十八花·牽牛行
- 寒林昨夜微經(jīng)雨,新跡分明過虎蹄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沙窩道中
- 可憐鼠輩殊輕敵,乃敢堂堂捋虎須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對雪和因老韻
“虎”同音字
- 豰
- 惚
- 怘
- 抇
- 搰
- 瓠
- 鵠
- 鵠
- 汻
- 隺
- ?
- 鍙
- 乎
- 乕
- 互
- 俿
- 冱
- 匢
- 匫
- 呼
- 唬
- 唿
- 喖
- 嗀
- 嘑
- 嘝
- 嚛
- 囫
- 垀
- 壺
- 壷
- 壺
- 婟
- 媩
- 嫭
- 嫮
- 寣
- 岵
- 帍
- 幠
- 弖
- 弧
- 忽
- 怙
- 恗
- 戶
- 戶
- 戸
- 戽
- 扈
- 護(hù)
- 摢
- 斛
- 昈
- 昒
- 曶
- 枑
- 楜
- 槲
- 槴
- 歑
- 沍
- 滬
- 泘
- 滸
- 淴
- 湖
- 滬
- 滸
- 滹
- 瀫
- 烀
- 焀
- 煳
- 熩
- 狐
- 猢
- 琥
- 瑚
- 瓳
- 祜
- 笏
- 箶
- 簄
- 粐
- 糊
- 絗
- 綔
- 縠
- 胡
- 膴
- 芐
- 苸
- 萀
- 葫
- 蔛
- 蔰
- 虍
- 虎
- 虖
- 虝
- 蝴
- 螜
- 衚
- 觳
- 謼
- 護(hù)
- 軤
- 轷
- 鄠
- 醐
- 錿
- 鍸
- 雐
- 雽
- 頀
- 頶
- 餬
- 鬍
- 魱
- 鰗
- 鱯
- 鳠
- 鳸
- 鶘
- 鶦
- 鸌
- 鶘
- 鹱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𠦪
- 𡜂
- 𢑢
- 𣓗
- 𤌍
- 𦊍
- 𧦝
- 𧹲
- 𨝘
- 𩱍
- 𪏻
- 𪕮
- 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