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在第12個字的詩句
虎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欲往涇溪不辭遠(yuǎn),龍門蹙波虎眼轉(zhuǎn)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涇溪東亭寄鄭少府諤
- 歲荒無術(shù)歸亡逋,鵠則易畫虎難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杞寺丞見和前篇復(fù)用元韻答之
- 陂塘水落荷將盡,城市人歸虎欲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月中曾題二小詩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
- 曾驚陶侃胡奴異,怪爾常穿虎豹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示獠奴阿段
- 渭水秦山得見否,人經(jīng)罷病虎縱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愁(強(qiáng)戲?yàn)閰求w)
- 且鎖君詩怕飛去,從人喚我虎頭癡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和人韻
- 憶昔謫居炎瘴地,巴猿引哭虎隨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不準(zhǔn)擬二首
- 誰知老臥江湖上,猶枕當(dāng)年虎髑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醉歌
- 將軍櫪上汗血馬,猛士腰間虎文韔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九月十六日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降諸城覺而有
- 早信為農(nóng)勝覓祿,一生虛作虎頭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光
- 三山蔥曨鮫鱷靜,九關(guān)肅穆虎豹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雪堂登四望亭因歷訪蘇公遺跡至安國院
- 更闌坐睡不得去,如鷹在韝虎遭縛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衰病不復(fù)能劇飲而多不見察戲作此詩
- 櫸柳林邊候吏迎,血涂草棘虎縱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夢行小益道中
- 庭中訟獠不貸人,急甚常如虎遭縛,空齋鼠跡留幾塵,賦詩飲酒疑前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數(shù)日訴牒苦多憊甚戲作
- 大洪山上有賊,大洪山下有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大洪禪師贊
- 茆屋穿漏雨送春,村路斷絕虎咥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聞山步有虎
- 星座通霄狼鬣暗,戍樓吹笛虎牙閑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道一大尹存之學(xué)士庭美學(xué)士簡于圣明
- 宮樓唱罷雞人遠(yuǎn),門闕朝歸虎士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祖擇之登紫微閣二首
- 明時尚使龍蛇蟄,壯志空傳虎豹韜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別雷國輔之皖山
- 學(xué)兼文武在吾曹,別後應(yīng)看虎豹韜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黃吉甫
- 施施眾虱當(dāng)此時,擇肉甘於虎狼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王樂道烘虱
- 浐水送君君不還,見君題字虎丘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虎丘寺見元相公二年前題名愴然有詠
- 楚館尚看淮月色,嵩云應(yīng)過虎關(guān)迎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京西提刑趙學(xué)士
- 手持竹節(jié)訪黃龍,舊穴空遺虎子蹤。 -- 出自宋·岳飛·題雩都華嚴(yán)寺
- 玉路旋常龍十二,繡衣鹵簿虎三千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擬乙巳南郊慶成二首
- 贛江西來千里許,流到閣前虎須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玄潭觀雪浪閣
- 獨(dú)立南徐鰲絕項(xiàng),下臨北固虎回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連滄觀呈太守張幾仲
- 哭鳥晝飛人少見,倀魂夜嘯虎行多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四首
- 通州到日日平西,江館無人虎印泥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見樂天詩
- 前驅(qū)錦帶魚皮鞮,側(cè)佩金璋虎頭綬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巴州楊使君
- 湘竹斑斑湘水春,衡陽太守虎符新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寄贈衡州楊使君
- 過溪無限翠屏開,大笑從教虎子猜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過虎溪
- 休教凍解魚龍水,更待誠通虎豹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起巖喜雪
- 黃牛廟磯石如劈,想看驚湍虎須白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大望州
- 紫閣西邊第幾峰,茅齋夜雪虎行蹤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答東林道士
- 俎豆幸陪麟省雋,衣冠中有虎符新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次韻劉左司前以著作郎主秘書省營繕事時落成
- 黃埃滿市圖書賤,黑霧連山虎豹尊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春日臥病示趙季黃(時陷在賊中)
- 螳臂美兮當(dāng)車蟹螯強(qiáng)兮斗虎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龍眠操三章贈李元中
- 伍生有膽無智略,謂河可馮虎可搏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題蓮華寺
- 法輪法眷有齊公,曾探斑斑虎穴中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贈法輪齊公
- 玉井已干龍不起,金甌雖破虎曾爭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臺城
- 舊班久望鹓晴翥,馀力猶聞虎夜浮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上江州陳員外
- 世間翻覆岸為谷,猛獸相食虎與羆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題王詵都尉畫山水橫卷三首
- 簡書可勵風(fēng)云會,韜略能夷虎豹群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邊伯京之閩
- 太行一脈走蝹蜿,莽莽畿西虎氣蹲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8
- 杭州梅舌酸復(fù)甜,有筍名曰虎爪尖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37
- 山{狇木換喿}頗俠能來虎,水弩何知枉中人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有僧自峽中來持黃黔州手制茶兼能道其動靜與
- 只行龜斗蛇爭法,早是龍吟虎嘯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雷怡真
- 清時不樂道干戈,鼯鼠其如虎豹何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興(五首)
- 東海波濤激迅飚,西風(fēng)氛霧虎狼驕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謙上人秋興(六首)
“虎”同音字
- 豰
- 惚
- 怘
- 抇
- 搰
- 瓠
- 鵠
- 鵠
- 汻
- 隺
- ?
- 鍙
- 乎
- 乕
- 互
- 俿
- 冱
- 匢
- 匫
- 呼
- 唬
- 唿
- 喖
- 嗀
- 嘑
- 嘝
- 嚛
- 囫
- 垀
- 壺
- 壷
- 壺
- 婟
- 媩
- 嫭
- 嫮
- 寣
- 岵
- 帍
- 幠
- 弖
- 弧
- 忽
- 怙
- 恗
- 戶
- 戶
- 戸
- 戽
- 扈
- 護(hù)
- 摢
- 斛
- 昈
- 昒
- 曶
- 枑
- 楜
- 槲
- 槴
- 歑
- 沍
- 滬
- 泘
- 滸
- 淴
- 湖
- 滬
- 滸
- 滹
- 瀫
- 烀
- 焀
- 煳
- 熩
- 狐
- 猢
- 琥
- 瑚
- 瓳
- 祜
- 笏
- 箶
- 簄
- 粐
- 糊
- 絗
- 綔
- 縠
- 胡
- 膴
- 芐
- 苸
- 萀
- 葫
- 蔛
- 蔰
- 虍
- 虎
- 虖
- 虝
- 蝴
- 螜
- 衚
- 觳
- 謼
- 護(hù)
- 軤
- 轷
- 鄠
- 醐
- 錿
- 鍸
- 雐
- 雽
- 頀
- 頶
- 餬
- 鬍
- 魱
- 鰗
- 鱯
- 鳠
- 鳸
- 鶘
- 鶦
- 鸌
- 鶘
- 鹱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𠦪
- 𡜂
- 𢑢
- 𣓗
- 𤌍
- 𦊍
- 𧦝
- 𧹲
- 𨝘
- 𩱍
- 𪏻
- 𪕮
- 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