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在第9個字的詩句
藤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“魚行潭樹下,猿掛島藤間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恠石堆山如坐虎,老藤纏樹似騰蛇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太華觀
- 荒城秋草滿,古樹野藤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白帝廟
- 金花詔書錦作囊,白藤肩輿簾蹙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朱壽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寫經求之五十年
- 長松攙天龍起立,蒼藤倒谷云崩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胡祠部游法華山
- 芙蓉仙人舊游處,蒼藤翠壁初無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蔡景繁海州石室
- 缺籬將棘拒,倒石賴藤纏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(jiān)李賓客一百韻
- 長歌敲柳癭,小睡憑藤輪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 (王契,字佐卿,
- 惆悵春歸留不得,紫藤花下漸黃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三月三十日題慈恩寺
- 濾泉澄葛粉,洗手摘藤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招韜光禪師
- 橋因倒樹架,柵值垂藤縛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燕子龕禪師
- 占盡人間清絕事,紫藤香起竹根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
- 展轉紗幮睡不成,一藤扶憊繞廊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夜
- 夜出茆堂自撤扃,烏藤與我兩伶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興
- 老夫維小艇,半醉摘藤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泛湖至東涇
- 一榼無時可醉吟,一藤隨處得幽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晴與子坦子聿游湖上
- 小山綠曲澗,路斷得藤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甲子歲十月二十四日夜半夢遇故人於山水間飲
- 安得吾身且強健,一藤隨處更幽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東窗偶書
- 湖上霜高水落時,一藤信步出尋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散步湖上至野人家
- 二兒一孫奉此老,瘦藤夭矯凌風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與子坦子聿元敏犯寒至東園尋梅
- 綠樹村邊停醉帽,紫藤架底倚胡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上灶過陶山
- 老夫東行復西行,烏藤瘦勁青鞋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東園晚興
- 溽暑不堪蝸舍陋,瘦藤扶我上危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登臺遇雨避於山亭晚霽乃歸
- 舞庭鋪錦繡,妝牖閉藤蘿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同張明府碧溪贈答
- 橋崩臥槎擁,路險垂藤接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采樵作①
- 小欄圍蕙草,高架引藤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
- 石上紫豪家故有,剡藤瑩滑如玻璃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再和圣愈見答
- 眼界豁開無畛域,枯藤古木暮煙浮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白云庵
- 風筵調桂軫,月徑引藤杯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贈李十四四首
- 漂梗飛蓬不自安,捫藤引葛度危巒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雜曲歌辭·從軍中行路難二首
- 野衣裁薜葉,山酒酌藤花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夏日游德州贈高四
- 布榖聲中日腳收,瘦藤叫我看西疇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暮行田間二首
- 雪封青竹箏,霧失白藤輿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挽謝母安人胡氏
- 笑倚連枝花,恭扶瑞藤杖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余遣興
- 獨木橋邊倚樹根,古藤陰里嘯王孫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畫廿四首
- 今日匡床臥摩詰,白藤如意紫綸巾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畫三首
- 高柳數(shù)行臨古道,一藤紅遍千枝杪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蝶戀花·誰道江南春事了
- 新堂燕雀喜,竹籬掛藤蘿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賀樂丈先生南郭新居
- 辛夷碎花縣,瘣木老藤掛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虎牙灘
- 醉墨題窗側暮鴉,蔓藤緣壁走青蛇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金氏庵
- 烏帽休沖九陌埃,瘦藤定約到秋回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琴客許揚歸永嘉
- 溫泉調葛面,凈手摘藤花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飯僧
- 翻經上蕉葉,掛衲落藤花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山中贈日南僧
- 野寺鐘昏山正陰,亂藤高竹水聲深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見寄
- 風煙意氣生,揮毫寫藤繭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韻
- 蠆尾銀鉤寫珠玉,剡藤蜀繭照松煙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再次韻奉答子由
- 松煙灑落成珠玉,溪藤卷舒爛銀鉤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世弼中秋月詠懷
- 走送書堂倚絳紗,瘦藤七尺走驚蛇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
- 秉燭欄邊連夜飲,全藤折與賣花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再贈陳季張拒霜花二首之一
- 不見白頭禪,空倚紫藤杖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勝業(yè)寺悅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