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在第8個字的詩句
藤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曉峰如畫碧參差,藤影風搖拂檻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別匡山
- 舍下筍穿壁,庭中藤刺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絕句六首
- 掃階苔紋綠,拂榻藤陰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李十一建
- 新籬三面北通門,藤架陰中細路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籬
- 山廚竹里爨,野碓藤間舂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春半與群公同游元處士別業
- 午時松軒夕,六月藤齋寒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左仆射相國冀公東齋幽居(同黎拾遺賦獻)
- 風吹化石楚山阿,藤蔓纏身蘚封口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題楊康功醉道士石
- 蘆深石路旋芟開,藤絓肩輿卻倒回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陂子逕五十余里,喬木蔽天,遣悶七絕句
- 苔蘚作毛因雨長,藤蘿穿鼻任風牽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唐伯虎與祝枝山聯句詠奇石
- 石床臥苦渾無蘚,藤篋開稀恐有云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懷華陽潤卿博士三首
- 日干陰蘚厚堪剝,藤把欹松牢似繩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早秋吳體次韻
- 黃鵝白酒得野饋,藤床竹簟無纖埃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與鄧圣求承旨同直翰苑懷武昌西山舊
- 終當直去無遠近,藤鞋竹杖聊窮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游徑山
- 簫鼓迎神賽社筵,藤枝搖曳打秋千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村景
- 松柏引藤蘿,反被藤蘿繞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懷
- 漠漠春蕪春不祝藤刺牽衣,礙卻行人路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鵲踏枝·漠漠春蕪春不祝
- 龍湫吐景生白虹,藤蘿振雨松呼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潛溪圖歌為宋景濂賦
- 歸來又好乘涼釣,藤蔓陰陰著雨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藥名離合夏日即事三首
- 更饒萬卷圖書,把藤笈蕓編,遍題青鏤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甘露滴喬松
- 清虛有物濯煩暑,藤床對月如對雨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和王定國二首二
- 牙懸喜校鄴侯簽,藤織新成沈郎笈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赴亳州教官次韻和中書錢舍人及亳州守晁美叔
- 烈日炎風鼓大爐,藤床瓦枕開門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伏暑日唯食粥一甌盡屏人事頗逍遙效皮陸體
- 筍蹊已長過人竹,藤徑從添拂面絲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李郎中林亭
- 老去犁鋤易作勞,藤陰才午臥衡茅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遣興
- 昔年曾到孤山,蒼藤石木高寒。 -- 出自當代·金庸·贈玉如意 乾隆
- 新蓑藤葉青,舊蓑藤葉白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藤蓑(二首)
- 荷蓋點溪三數葉,藤稍遶樹幾千層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和新鄉二十一弟華嚴水亭二首
- 可愛山翁無一事,藤墻西畔看蜂衙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泊馬公嶺
- 上幸離宮促薦新,藤籃寶籠貂珰發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朱櫻歌
- 獨步石可履,孤吟藤好攀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碧落千山萬仞現,藤蘿相接次連溪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--皎然茗園可交袂,藤澗好停錫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與崔子向泛舟自招橘經箬里宿天居寺…聯一十
- 孰知戎馬盛,但見藤蘿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丁未歲春過西湖賓藏寺作
- 云霧入檐銀色界,藤蘿昏雨妙高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再和李丞相游山
- 對青山、一餉倚枯藤,灘聲急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滿江紅 偶睹春事闌珊,謹用遁庵登鸛雀樓韻
- 瀟灑翠壁丹崖,古藤高樹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瑞龍吟 癸丑歲冬,訪游弘道樂安山中,席賓
- 我行昨出廬山西,藤竹蒼蒼陰虎溪。 -- 出自清·姚鼐·望廬山
- 松杉上接瀑布落,藤蘿下拂云光低。 -- 出自清·姚鼐·望廬山
- 花落風吹紅的歷,藤垂日晃綠葐蒀。 -- 出自唐·閻朝隱·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
- 人去藤花千里強,藤花無主為誰芳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和題藤架
- 連拂數行勢不絕,藤懸查蹙生奇節。 -- 出自唐·魯收·懷素上人草書歌
- 置酒助清賞,環坐藤陰側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與諸友游楊氏池上呼王隱居小飲晚登書臺
- 嚴居谷飲蔽荊棘,藤蘿委地難躋攀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待旦吟二首
- 退求歸徑惘難問,藤蘿所在相縈纏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韻翁處度同游北山
- 石影到溪千丈勁,藤痕入目八分少。 -- 出自宋·何澹·蘿衣洞
- 漠漠秋原禾黍空,藤蘿古木梵王宮。 -- 出自宋·游九言·秀州道中
- 春到園林郵傳哉,藤陰次第庇莓苔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立夏前王日出郊送春
- 虎蹲石根奇,龍蟠藤蔓曲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游下竺飛來峰和存了侄韻
- 得似野僧無系,孤藤杖底挑單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朝中措·夜來夢繞宛溪干
- 欲問煙波舊消息,藤蓑今去落誰家。 -- 出自明·黃中·讀陳白沙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