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在第6個字的詩句
藤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余亦去金馬,藤蘿同所歡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參寥子
- 白頭穿林要藤帽,赤腳渡水須花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歐陽晦夫遺接?琴枕戲作此詩謝之
- 松根絡其足,藤蔓縛其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楊康功有石狀如醉道士為賦此詩
- 碾渦深沒馬,藤蔓曲藏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
- 石角鉤衣破,藤枝刺眼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陪贈附馬韋曲二首
- 藤花紫蒙茸,藤葉青扶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紫藤
- 薰草席鋪座,藤枝酒注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郡中春宴,因贈諸客
- ]林迸穿籬筍,藤飄落水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春末夏初閑游江郭二首
- 清平官持赤藤杖,大將軍系金呿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蠻子朝-刺將驕而相備位也
- 低屏軟褥臥藤床,舁向前軒就日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就暖偶酌戲諸詩酒舊侶
- 秋庭不掃攜藤杖,閑蹋梧桐黃葉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晚秋閑居
- 江州去日朱藤杖,忠州歸日紫驄馬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朱藤杖紫驄吟
- 水穿盤石透,藤系古松生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春過賀遂員外藥園
- 竹外峰偏曙,藤陰水更涼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過福禪師蘭若
- 墨蛟飛下剡藤滑,蒼璧碾成官焙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興
- 山溜鳴庭際,藤陰接屋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日
- 荷葉猶微赤,藤花已半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溪上
- 山童新斫朱藤杖,傖婢能腌白苣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晚興
- 山鵲惺惚語,藤花掩冉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園中
- 蒲團初起定,藤杖偶閑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舍傍晚步
- 斷香漠漠繞藤床,新月娟娟轉畫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夜書懷
- 舊交只有烏藤在,且伴禪床莫化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雨中偶賦
- 荷香浮綠酒,藤露落烏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晨至湖上
- 歸來閑指烏藤說,個是人間耐久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近村
- 呼童持燭開藤紙,一首清詩取次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暑夜興
- 石上攢椒樹,藤間養蜜房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行出東山望漢川
- 竹林深筍穊,藤架引梢長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夏日辨玉法師茅齋
- 石淺流難溯,藤長險易躋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游江西留別富陽裴、劉二少府
- 石上攢椒樹,藤間綴蜜房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行出東山望漢川(一題作行至漢川作)
- 竹外山低塔,藤間院隔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雪后與群公過慈恩寺
- 荷葉藏魚艇,藤花罥客簪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(得潭字)
- 松石偏宜古,藤蘿不記年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三月曲水宴得煙字
- 萍蓋污池凈,藤籠老樹新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閑游二首
- 松低輕蓋偃,藤細弱絲懸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出石門
- 僧房一局金藤著,野店三杯石凍春;自恨不才還自慶,半生無事太平人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吾趨唐寅自述不惑之齒于桃花庵,畫并書
- 僧房一局金藤著,野店三杯石凍春;如此福緣消不盡,半生落魄太平人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吾趨唐寅自述不惑之齒于桃花庵,畫并書
- 蒲萄架上春藤秀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漁家傲·灰暖香融銷永晝
- 竹涼蠅少到,藤暗蝶爭潛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和李仆射西園
- 猿鳥三時下,藤蘿十里陰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過終南柳處士
- 杉葉尖如鏃,藤絲韌似鞘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新秋言懷寄魯望三十韻
- 柳弱下絲網,藤深垂花鬘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明月灣
- 橡實養山禽,藤花蒙澗鹿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樵人十詠·樵谿
- 石生涯于寒藤,藤耈造于崖樹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巖下放言五首之冠鰲臺
- 少游醉臥古藤下,誰與愁眉唱一杯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賀方回
- 根盤蛟蜃路藤蘿,四面無塵輟棹過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金山僧院
- 葉舟溯長江,藤鞋過重嶺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答王定國問疾
- 青翠滿寒山,藤蘿覆冬沼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游天竺寺
- 砌長蒼苔厚,藤抽紫蔓肥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村居書事
- 此行拗折老藤條,選佛場中作英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送珊上座歸育王
- 深林仰無見,藤蔓陰以繁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游仙(九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