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在第3個字的詩句
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荒山藤束木皮棺,見此令人鼻骨酸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和季平哭小女時避地靈峰
- 新拓藤蘿住翠巒,移根千本到云端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謝韓秀才送松栽四首
- 散漫藤蘿外,飄然猿鶴情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游東郊以園林無俗情為韻得情字二首
- 瓦枕藤床,道人勸飲雞蘇水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點絳唇·瓦枕藤床
- 八尺藤床六月天,林間風露飽鳴蟬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雨壓藤架半倒,草荒支徑新鋤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幽居即事八首
- 錦囊藤篋世不乏,鼠齧蟲攻誰料理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近乏筆托二張求之于市殊不堪也作長句以資一
- 醉眠藤床覺晚涼,須臾月色到回廓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二禽方戲贈難弟·歸歸歸
- 萬歲藤邊嬌五色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樂語
- 竹刺藤梢未易攀,一杯紅酒酹荒菅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展亦周墓
- 麝香藤畔遺丹碗,葉莉窠邊吐綿球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朱槿花
- 蘇州藤枕蘄州簟,更著洪州蟬翼扇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午睡中懷約山游
- 急辦藤床并竹枕,要隨蝴蝶到蓬萊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午枕
- 自慚藤蔓纏林壑,未遂鷦鷯一枝樂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上趙漕
- 坐思藤蘿密,步憶莓苔滑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懷山居邀松陽子同作
- 架引藤重長,階延筍迸生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題鄭侍郎巖隱(一作隱巖)十韻
- 薔薇藤老開花淺,翡翠巢空落羽奇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經故一作過翰林楊左丞池亭
- 繚繞藤軒密,逶迤竹徑深。 -- 出自唐·寇埴·題瑩上人院
- 葛帷藤簟,石枕竹夫人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滿庭芳·槐院風清
- 拂溪藤香潤,緘翠墨,寄深情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木蘭花慢 送陳國材都目
- *幾藤床揮玉塵,風骨棱棱如削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賀新郎 壽清尹靳從矩
- 免葛藤叢里,婆娑游子,夢魂顛倒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試問禪關
- 木引藤絲遠,墻蒸菌帶虛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春野五首
- 身遭藤蘿蔽,心與松柏期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庭樹聯句枝字為韻
- 惆悵藤橋兵死鬼,年年沙上哭墳骨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望安南海口
- 剡溪藤下路如掌,憶在西湖煙雨中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一萬宗推篷圖
- 豈無藤葛垂陰地,女轉繅車兒讀書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題郁氏子床屏
- 短碑藤倚蔓,空冢竹行根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林逋墓下
- 戍樓藤角垂新綠,山店桎花落細紅。 -- 出自金·馬定國·送圖南
- 絕壁藤蘿喜可攀,更無平地只青山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山間三首
- 松喬藤輔德,楓老葉還童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溪上獨坐
- 繳將藤解坼,耗用穀驅除。 -- 出自宋·蔡交·洋州
- 芒鞵藤杖似從容。 -- 出自宋·陳文增·春日田園雜興
- 不見藤花相掩映,鄉人遙指畫溪名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過罨畫溪
- 鳳裊藤蘿水舞苔,洞門常閉不常開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古仙洞
- 臺前藤蘚碧交加,臺下清流直又斜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桃花寺石臺
- 峻極藤為道,盤旋百轉多。 -- 出自宋·范寅孫·藤道
- 下無藤蘿纏,上無禽鳥宿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觀岸樹
- 石綠藤黃間麝煤,半枯瘦篠羽{氈卜換土}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宣和黃頭畫
- 半垂藤護壁,中缺蔓穿籬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秋雨感事
- 獵叟藤編戶,傜人草結庵。 -- 出自宋·劉接·句
- 竹幾藤床石硯屏,薰風簾幕篆煙清。 -- 出自宋·呂徽之·夏景
- 沃野藤溪道,浮琛玉海門。 -- 出自宋·梅摯·昭潭十愛
- 一徑藤蘿月,數家桑柘煙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游賢坂書贈可大
- 古廟藤蘿穿戶牖,斷碑風雨碎文章。 -- 出自宋·釋從瑾·頌古三十八首
- 樹倒藤枯,句歸何處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樹倒藤枯意若倒,溈山開口笑呵呵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頌古十二首
- 樹倒藤枯笑未休,個中誰解辨宗由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方·頌古三十八首
- 樹倒藤枯,切忌名模。 -- 出自·釋欽·頌古三首
- 咄,葛藤葛藤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三十八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