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在第3個字的詩句
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一條藤徑綠,萬點雪峰晴 -- 出自·李白·冬日歸舊山
- 紗廚藤簟,玉人羅扇輕縑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天凈沙·夏
- 一條藤徑綠,萬點雪峰晴。 -- 出自·李白·冬日歸舊山
- 閑臥藤床觀社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定風波
- 暫借藤慶與瓦枕,莫教辜負竹風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歸宜興,留題竹西寺三首
- 系舟藤城下,弄月鐔江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徐元用使君與其子端常邀仆與小兒過同游東山
- 暫借藤床與瓦枕,莫教辜負竹風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歸宜興留題竹西寺
- 我擊藤床君唱歌,明年六十奈君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趙郎中見戲二首
- 對門藤蓋瓦,映竹水穿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鎖石藤稍元自落,倚天松骨見來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寒雨朝行視園樹
- 杳冥藤上下,濃澹樹榮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大歷三年春,城放船出瞿塘峽,久居夔府,將
- 愿以藤為誡,銘之于座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紫藤
- 樹深藤老竹回環,石壁重重錦翠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岐王舊山池石壁
- 小舫藤為纜,幽居竹織門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
- 練褐藤冠物外裝,下簾留住欲殘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
- 水紋藤坐榻,山字素屏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幽居雜賦
- 架引藤陰忽已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辟小園
- 一枝藤杖平生事,擊鼓開帆未恨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出游
- 最喜藤陰下,翛然共一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甲子歲十月二十四日夜半夢遇故人於山水間飲
- 偶扶藤杖過南津,野寺長橋發興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步過縣南長橋游南山普寧寺山高處有塔院及小
- 二寸藤冠狂道士,一編蠹簡老書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道室述懷
- 架高藤葉密,土潤藥苗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老民
- 病扶藤杖覓殘梅,牢落情懷怕酒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晴至後園
- 樹冒藤花堆故繡,風吹鶯語送新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舟中夕望
- 欲持藤榼沽春碧,自傍朱欄翦牡丹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翦牡丹感懷
- 堂下藤成架,門邊枳作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悶極有作
- 壓架藤花重,團枝杏子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睡起書觸目
- 起坐藤床搔短發,數聲畫角報斜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倦眼
- 自履藤鞋收石蜜,手牽苔絮長莼花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南園十三首
- 朝渡藤溪霜落後,夜過麾嶺月明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沈鄱陽
- 紐落藤披架,花殘菊破叢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過舊宅二首
- 偶坐藤樹下,暮春下旬間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感春三首
- 架倒藤全落,籬崩竹半空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游城南十六首·題韋氏莊
- 數條藤束木皮棺,草殯荒山白骨寒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去歲自刑部侍郎以罪貶潮州刺史,乘驛赴任,
- 各有藤繞之,上各相鉤聯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庭楸
- 花壓藤輿重,游回繡愋涼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故太恭人董氏挽詞五首
- 蓼岸藤灣隔盡人,大江小漢繞成輪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從丁家洲避風行小港,出荻港大江三首
- 人人藤葉嚼檳榔,戶戶茅檐覆土床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小泊英州二首
- 芒鞋藤杖尋春風,天竺靈隱九里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丘宗卿贈長句之韻
- 枯樹藤為葉,遙峰石作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早炊楊家塘
- 仰竹藤纏屋,苫茆荻補籬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
- 影低藤架密,香動藥闌開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酬杜五弟晴朝獨坐見贈
- 廢廟藤遮合,危橋竹織成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珠塘
- 鎖茶藤篋密,曝藥竹床新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原上新居十三首
- 畫苔藤杖細,踏石筍鞋輕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題李山人幽居
- 獨憑藤書案,空懸竹酒鉤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昭應王中丞
- 野策藤竹輕,山蔬薇蕨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長安羈旅行
- 野竹藤纏殺,枯枝草寄生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寓居
- 壞檐藤障密,衰菜棘籬深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酬李端長安寓居偶詠見寄
- 醉臥藤陰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千秋歲·苑邊花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