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在第11個字的詩句
藤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條繩乍解目增明,短幅溪藤聯(lián)數(shù)紙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題水墨羅漢
- 晚來頗憶林塘幽,又拄烏藤款款游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晚步
- 詩成開府讓清新,紙掃溪藤筆弄銀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用韻酬翟曾二倅和章
- 每攜瘦竹身長隱,忽引文藤令頗嚴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潘德久
- 床眠癭木肱常曲,兀坐文藤足屢翹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贈祁門不老山高法師
- 怒雷送雨五更殘,文石花藤探借寒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季夏郊墅即事
- 分明記得山窗下,一架寒藤帶雨垂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題僧子溫畫水墨蒲萄
- 拈出清宵無限意,半幅溪藤光怪。 -- 出自宋·李震·賀新郎·樓據(jù)湖山背
- 自收墮葉投官店,誰縛枯藤鎖廟門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蓮花塘
- 空中一洞足清風,上有長藤翠蔓穠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呂待制所居八詠·藤洞
- 壞欄迸竹醉好題,窄路垂藤困堪把。 -- 出自唐·韋蟾·岳麓道林寺
- 梁王舊館枕潮溝,共引垂藤系小舟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題梁王舊園
- 繁霜著樹榴房坼,危石懸藤瓠子肥。 -- 出自元·陸仁·次韻(二首)
- 待少焉、月出東方,拄個瘦藤歸去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蘇武慢·醉里閑吟
- 幽軒細細,風披竹欹,石枕藤床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百寶妝
- 包封山土根微脫,束縛溪藤葉尚鮮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種蠟梅喜成時欲暫往梁溪
- 長生瑤草成丹藥,萬歲靈藤結(jié)紫香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山居即事
- 舊時鄰曲各東西,野蔓荒藤壓樹低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古驛
- 更無人跡逐攀躋,廬岳烏藤手自攜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城上亭二首
- 他年夭矯擎寒重,莫引閒藤上碧霄。 -- 出自宋·柴隨亨·移松
- 足非何與先生事,閒倚枯藤一欠伸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山居
- 間身共遜耽詩老,野服枯藤得自如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次韻答胡山甫兼簡汪日賓
- 剡溪春水碧鱗鱗,剡水野藤如亂云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剡箋送任叔實
- 一春辛苦無別業(yè),日日采藤行遠岡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采藤行
- 鶴眼鳳味鑿湍石,黟楮剡藤搗成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壽昌墨客葉實甫
- 倦逢磐石手摩挲,橫壓烏藤漫嘯歌。 -- 出自宋·羅之紀·資國院
- 夢中十載因緣盡,又拄烏藤過別峰。 -- 出自宋·釋玿·偈頌九首
- 焚香扣我西來旨,三十烏藤敲出髓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日本國光禪人旋鄉(xiāng)求語
- 半池煙荇浮黃萼,一架寒藤掛綠瓢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野興
- 平生最愛薌林石,奇樹怪藤猿往來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薌林感舊
- 水磨澗石平如鏡,春引巖藤直似弦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孤禪抖擻起僧氈,掛缽寒藤著瘦肩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久上人出丐乞頌
- 對薄方話蘿窗底,又握山藤破曉煙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送僧之嚴
- 三千里外生靈望,獨倚寒藤振祖風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僧
- 春色依依籠遠樹,卷衲搘藤{左足右舜}輕屨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化主
- 東君有令不虛行,三頓烏藤大險生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七十二首
- 學仙獨訪武夷君,老樹垂藤弄夕曛。 -- 出自宋·彥修·宿武夷宮
- 石壇雨洗月華新,白帢青藤曳履行。 -- 出自宋·于革·清都觀
- 四山回合響幽泉,古木蒼藤路屈盤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小三洞
- 危亭獨上窮登眺,古人蒼藤繞暮煙。 -- 出自宋·曾季貍·疏山
- 未隨燕雀伸忱賀,先剪溪藤述寸芹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題友人自方家峪遷居北山棲霞嶺
- 閑攜小斧刪梅樹,自縛枯藤補菊籬。 -- 出自宋·鄒登龍·幽事
- 珠宮貝闕馮夷宅,古木蒼藤帝釋居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游狼山寺(三首)
- 得非鼓柁過瀟湘,無乃枝藤上嵩華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袁君庭玉以所藏何思敬山水圖求題為賦長句
- 亦有遺墨落人間,留在剡藤并楚竹。 -- 出自明·陳頎·題林君復二帖用坡韻
- 興酣貰我千兔豪,亂掃谿藤落風雨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毛錐行
- 目前無限登臨意,古木蒼藤叫郭公。 -- 出自明·九皋聲公·題虎丘寺
- 橫塘綠水漫菰葉,平圃青藤罥豆花。 -- 出自明·阮大鋮·曉過石馬沖
- 游魚攪翻竹影,倦鳥投入藤陰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夏氏池亭六首
- 葉舠百轉(zhuǎn)入幽溪,灌木蒼藤夾岸迷。 -- 出自明·王伯稠·秋日過子問郊居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