萏在第7個字的詩句
萏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鏡湖三百里,菡萏發荷花 -- 出自·李白·子夜吳歌·夏歌
- 惟有綠荷紅菡萏,卷舒開合任天真。 -- 出自·李商隱·贈荷花
- 愿妾身為紅菡萏。年年生在秋江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近日門前溪水漲
- 田田初出水,菡萏念嬌蕊。 -- 出自清·龔翔麟·菩薩蠻·題畫
- 鏡湖三百里,菡萏發荷花 -- 出自··
- 惟有綠荷紅菡萏,卷舒開合任天真 -- 出自··
- 丹崖夾石柱,菡萏金芙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
- 中生白芙蓉,菡萏三百莖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林寺白蓮
- 芭蕉開綠扇,菡萏薦紅衣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如有
- 茱萸垂曉露,菡萏落秋波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吳宮詞二首
- 十里秋風紅菡萏,一溪春水碧漪漣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聞潁州通判國博與知郡學士唱和頗多因以奉寄
- 碧沼暮涼浮菡萏,紗窗秋靜漏蟾蜍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過華夫書屋
- 蒹葭露下晚,菡萏水中秋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寄贈虢州張參軍
- 篔簹仙子洞,菡萏化人城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
- 重門布綠陰,菡萏滿廣池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慈恩精舍南池作
- 高近紫霄疑菡萏,迥依江月半嬋娟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新樓詩二十首·海榴亭
- 斗牛初過伏,菡萏欲香門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題張博士新居
- 暑風披襟著菡萏,夜月洗耳聽潺湲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叔父臺源歌
- 塘蒲蔭綠水,菡萏艷修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同道損世則元輔游西湖於卞氏借雙鶴以觀
- 嘗聞有西子,菡萏不相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刁景純學士赴越州
- 藍綬有香花菡萏,竹窗無寐月嬋娟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中元夜宿余杭仙泉寺留題
- 雙闕薄煙籠菡萏,九成初日照蓬萊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早朝
- 涼雨打低殘菡萏,急風吹散小蜻蜓。 -- 出自唐·盧延讓·句
- 擎空不數碧菡萏,媚日寧顧女珊瑚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靈壁石有未上供者狼藉兩岸
- 胡陽媚秋漪,菡萏隔深竹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守居園池雜題·菡萏軒
- 池上臨華軒,菡萏吹芬芳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
- 羅襪況兼金菡萏,雪肌仍是玉瑯玕,骨香腰細更沉檀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浣溪沙
- 弁峰七十二,菡萏開青冥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弁峰七十二
- 水晶宮開碧菡萏,金粟堆呼黃栗留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主之約詩,用宇文韻
- 梧桐凋綠盡,菡萏墮紅稀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驚秋
- 池影碎翻紅菡萏,井聲干落綠梧桐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驚秋
- 詩里幾添新菡萏,衲痕應換舊斕斑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武陵貫微上人二首
- 種竹岸香連菡萏,煮茶泉影落蟾蜍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過陸鴻漸舊居
- 蟏蛸網清曙,菡萏落紅秋。 -- 出自唐·常理·雜曲歌辭·古離別
- 芙蓉初出水,菡萏露中花。 -- 出自唐·陸長源·雜曲歌辭·樂府
- 要看露香明菡萏,不辭汲水弄漪漣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池水久涸雨后生蓮偶作
- 露臉清真雙菡萏,風標閑雅一舂鋤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醫僧慧昌小軒
- 秋臺好登望,菡萏發清池。 -- 出自唐·朱景玄·望蓮臺
- 碧沼共攀紅菡萏,金鞍不卸紫麒麟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邑宰相訪翼日有寄
- 對翠梧桐,金菡萏,玉芙蓉。 -- 出自元·明本·行香子·四序無窮
- 檀欒疏影亂,菡萏遠香浮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微涼
- 飄然十丈紅菡萏,碧溪下插玻璃盆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
- 翁面水膽紅菡萏,草頭風虞黑蜻蜓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燕坐
- 不染世間如菡萏,只留胸次著瀟湘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贈源長老歸自湘中
- 麒麟鞭縷玉,菡萏燭搖金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臨川投贈
- 楊柳蔭華館,菡萏生回塘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貴家園池夏夜
- 云屋芳資開菡萏,地爐暖氣臥麒麟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齊上人發心知羅漢堂求頌
- 短舞不妨擎菡萏,談諧且勿負玻瓈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參云亭納涼小集二首
- 夜看圣燈紅菡萏,曉驚飛石碧瑯玕。 -- 出自宋·王雍·題三學山
- 芙容晴彩落,菡萏晚香浮。 -- 出自宋·張田·送鄭同夫歸豫章分題詩 分題滄浪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