苕在第3個字的詩句
苕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月滿苕溪照夜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定風波·月滿苕溪照夜堂
- 北望苕溪轉,遙憐震澤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綠野亭望吳興諸山懷孫莘老
- 試選苕溪最深處,仍呼我輩不羈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若炎字四首
- 艤舟苕霅人安在,卜筑江淮計已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孫侔
- 兩輪苕上駕,百仗剡中牽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莘老
- 饑食苕華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白鵲謳
- 誰練苕花作雪茸,更將楓葉染猩紅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至後入城道中雜興十首
- 何處苕溪好,請君來倚樓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萬元享舍人園享七景·倚苕
- 一眼苕花十里明,忽疑九月雪中行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歸自豫章,復過西山
- 愛殺苕溪波底云,揉云釀出蒲萄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謝湖州太守王成之給事送百花春糟蟹
- 筠箕苕帚兩無蹤,竊果畦丁職不供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五月三日早起步東園,示幼輿子
- 分明苕霅溪頭路,何日歸家買木蘭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畫十首
- 無奈苕溪月,又照我、扁舟東下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探春慢·予自孩幼從先人宦于古沔
- 獨憐苕溪上,垂榻俟行李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呈徐通仲兼簡仲錫通仲與誠齋為鄉人近來赴調
- 才過苕溪又云溪,短松疏竹媚朝輝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浣溪沙
- 靜泛苕溪月,閑嘗顧渚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莫郎中致仕歸湖州
- 寄家苕霅上,萬里故鄉愁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黎明府見示令叔顯謨開國墓志求詩為賦三首
- 玉樓苕館人相望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醉落魄/一斛珠
- 紫闕苕嶢,紺宇邃深,望極絳河清淺。 -- 出自宋·趙佶·聒龍謠·紫闕苕嶢
- 不是苕溪厭看月,天涯有程云樹涼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吳興秋思二首
- 無情苕水不西流,漸迤邐、仙舟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憶王孫·楊柳風前旗鼓鬧
- 舊居苕溪上,久客咸陽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張子野屯田知渝州
- 比泛苕溪來,初逢卞山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訪報本簡長老
- 曾見苕川澄碧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花心動·綠水平湖
- 晚立苕溪溪上頭,往來無數采菱舟。 -- 出自宋·杜耒·苕溪
- 憶昔苕溪醉中語,屈指凄涼十寒暑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戲贈范元卿
- 悲風苕水路,千載有余哀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故太師和王挽詩三首
- 卞山苕水共蒼蒼,中有先生萬古堂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望卞山懷石林翁
- 舟行苕霅雙溪上,人在蘇杭兩郡中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寄湖州趙侍郎
- 絕勝苕中剡曲,金齏玉鲙堪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甫里即事四首
- 淺磧苕花紫,平畦芋梗紅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龍尾
- 扁舟苕霅去,詩料正橫陳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贈俞次孟
- 乃問苕溪路,舟虞為予道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泊吳江寄胡武平
- 從此苕溪明月夜,小舟不復為君停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挽章朋舉
- 隱身苕上欲如何,不著青袍愛綠蘿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題周諫別業(予寺與周生所居俱臨苕水)
- 一夢苕溪曉,千年石堵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哀湯與立父
- 屏跡苕溪少往還,時危尤覺故人歡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韻奉呈公澤處士
- 往來苕霅意如何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西江月·發白猶敧旅枕
- 憶泛苕華溪上船,故人為我重留連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憶吳興
- 畫得苕溪歌小山,青青叢桂灑松關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二范攜酒過集周野人桂花下看陳生作畫
- 欲浥苕波供續命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蝶戀花·安石榴花濃綠映
- 平生苕霅夢,邂逅此登臨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六月晦發霅川廣德兄與諸友飲餞于漁山已而皆
- 還憶苕溪聽鳴櫓,歸來清夢定家山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張守四首
- 秋日苕溪路,輕舟棹晚霞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苕溪道中
- 一棹苕溪去,千門榆火新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舟行再用前韻
- 白首苕溪幾我鄉,青眼弁山如故友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建昌守楊吉老得居湖州山間作亭於上名曰弁輝
- 所望苕溪分一曲,郵簽日日溯歸筒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再用前韻答徐圣可
- 終向苕溪煙水,攜手云莊風月,不踐利名區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水調歌頭·日永向槐夏
- 莫向苕溪戀行樂,葵心元向太陽傾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喜晴
- 重來苕溪奉從容,好若膠漆始且終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送趙有翼監丞造朝供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