苕在第1個(gè)字的詩句
苕在第一個(gè)字的詩句
- 苕霅水能清,更有人如水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卜算子·苕霅水能清
- 苕溪猩鬼兮呼嘯幽篁,繡衣一出兮血膏斧铓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馬華父母葉氏挽詞
- 苕霅有清泚,一洗京塵緇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高風(fēng)行懷本齋
- 苕霅船邊,藕花香里,念人在洞庭青草湖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沁園春·極目江濤
- 苕隱我歸終此世,寶坊君到出何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岳陽送管順甫還清湘
- 苕水之源出此山,地如邾魯始躋攀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西天目
- 苕溪直西山嶙峋,莫干矗空參北辰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武康防風(fēng)王廟前入西鄉(xiāng)山中曠游歸看邑志偶成
- 苕翁寫出當(dāng)時(shí)事,側(cè)立紅衫內(nèi)人臂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內(nèi)人臂白鸚鵡圖
- 苕水清且迅,苕民號(hào)難治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送許希元尉德清
- 苕水永不盡,蘋洲今半空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白蘋亭
- 苕水灘行淺,潛州路漸深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于潛道中呈元八處士
- 苕水東邊月上,酒醒人獨(dú)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蔬簾淡月 和黃伯成吳興道中韻
- 苕溪上,畫橈蕩漾春水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角招 次黃伯陽苕溪夭中韻
- 苕花薲葉繞林扉,獨(dú)立蒼寒見紫微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秋感(六首)
- 苕溪秋水漫悠悠。 -- 出自元·何景福·虞美人 別魯?shù)涝?詞綜卷三十三
- 苕溪之上見舅氏,三珠耀日光瞳瞳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趙子昂書杜少陵魏將軍歌贈(zèng)錢雪界萬戶
- 苕霅有情依替轂,簪纓無數(shù)足親知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次韻和謝江陵楊縣丞投贈(zèng)四首
- 苕霅從來著志和,子云寧久占煙波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夜坐因觀楊伯虎和春字韻詩偶成五絕再寄
- 苕溪閩山兩仙伯,雙槎貫月凌溟蒙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瀛洲行
- 苕溪畫史推錢郎,柔思獨(dú)步丹青場(chǎng)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錢舜舉清暉堂所寫戲嬰圖為臨淮顧謙賦
- 苕溪古侯邦,繁庶類京洛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題范烏程松桂亭
- 苕花如云色如雪,萬垅千溪看不絕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山苕行
- 苕水無聲鏡面光,漁家孤艇泊中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丁橋曉行
- 苕溪南問舊長(zhǎng)橋,渡水穿云不作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訪唐師善山居
- 苕溪漁隱老,家在績(jī)溪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詩思十首
- 苕溪葦間舟延緣,白魚朱橘不論錢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和劉養(yǎng)源
- 苕濱衰白一羈人,五玷皇華遣使臣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庸齋再賦予亦再和
- 苕溪一曲攪歸夢(mèng),與子共賦臨流詩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徐景說贈(zèng)安象祖
- 苕溪深隱好,不欲仕明詩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寄趙碧瀾右之
- 苕霅荷花風(fēng)度曉,瀟湘蘆竹雨生秋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善泉池
- 苕溪山川稱第一,孕秀梅仙尤杰出。 -- 出自宋·阮文卿·壽趙仙尉
- 苕溪之源流洞天,中有福地壽可延。 -- 出自宋·史宗愷·和周丞丈游洞霄韻
- 苕溪發(fā)源自天目,一豀東之漾寒淥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過苕溪
- 苕霅水煙鄉(xiāng),溪風(fēng)六月涼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詠苕霅
- 苕霅溪頭柳眼青,食時(shí)持缽眾香城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清上人持缽求頌
- 苕箒忙忙掃,何曾掃得來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拾得攜苕箒贊
- 苕霅雖幽事,燕云亦壯游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過東林吊沈文伯一首
- 苕溪北去通胡塞,流此丹心滅虜酋。 -- 出自宋·謝緒·絕筆
- 苕溪獵獵蘋花風(fēng),溪樓萬瓦如鋪筒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寄于忠父先生
- 苕水夸空闊,蘋花笑泬寥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白蘋亭
- 苕霅雙流合,帆檣萬里通。 -- 出自宋·張?zhí)N·霅川次韻鶴田
- 苕川兩岸春風(fēng)起,飛盡梅花不見君。 -- 出自明·陳鶴·吹笛因懷友人
- 苕溪秋高水初落,菱花已老菱生角。 -- 出自明·杜瓊·采菱圖
- 苕水分西浙,余杭更向西。 -- 出自明·多炡·送沈子健之余杭薄
- 苕水太湖接,故人今雨來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喜張子靜見過詩送其歸兼柬沈彥祥
- 苕霅君休戀故鄉(xiāng),北游早控紫絲韁。 -- 出自明·王寅·送李文仲游燕
- 苕人藝者多藝筆,馮陸當(dāng)年稱第一。 -- 出自明·虞堪·贈(zèng)筆生施廷用
- 苕荻何蒼蒼,亂我蘭與芷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柴門(二首)
- 苕水如漢水,鱗鱗鴨頭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繞城觀荷花登峴山亭晚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