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在第11個字的詩句
舌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罩向金籠好羽儀,分明喉舌似君稀。 -- 出自宋··詠鸚鵡
- 氈毳年來亦甚都,時時鴃舌問三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見寄四首
- 亦有杏花充窈窕,更煩鶯舌奏鏗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葺小園二首
- 氈毳年來亦甚都,時時鴂舌問三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見寄四首
- 暫逐虎牙臨故絳,遠含雞舌過新豐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行次昭應縣道上,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
- 村舍不知時節換,傍檐百舌苦撩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立春
- 幾許人間堪笑事,今朝百舌頓無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首夏
- 賦詩健筆挾風雨,論兵辯舌森戈矛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張野夫寺丞牧滁州
- 朱轂獸頭終協夢,粉闈雞舌更須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江寧彭給事赴闕
- 曉星寥落春云低,初聞百舌間關啼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百舌吟
- 綿蠻宛轉似娛人,一心百舌何紛紛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百舌吟
- 我遭讒口身落此,每聞巧舌宜可憎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啼鳥
- 詩成希深擁鼻謳,師魯卷舌藏戈矛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哭圣俞
- 此鳥十頭有十口,口插一舌連一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鬼車
- 要余和增怪又煩,雖欲悔舌不可捫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
- 筆底奸雄死猶毒,莫將饒舌泄渠心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與長孺共讀杜詩
- 風入春松正凌亂,鶯含曉舌憐嬌妙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五弦彈
- 前日詩中高蓋字,至今唇舌遍長安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見寄
- 拂水柳花千萬點,隔林鶯舌兩三聲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過襄陽樓
- 孟博囊頭真自愛,杲卿鉤舌要誰憐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
- 麟筆嚴于首惡書,我將口舌擊奸諛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紀事
- 其中有聲病,于我如舌延舌單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
- 道殷合眼拜九列,張濬掉舌升三臺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酬丘光庭
- 晴鴿試鈴風力軟,雛鶯弄舌春寒薄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滿江紅·飄盡寒梅
- 楊柳青青溝水流,鶯兒調舌弄嬌柔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楊柳
- 雙鳳戲萊衣,金縷輕調鶯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如意令/如夢令
- 尚有二毛驚歲變,偶聞百舌送春寒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登石門驛新城眺望
- 最好聲音最好聽,似調歌舌更叮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鶯
- 鹿苑書來字字香,滿奩雀舌餉新嘗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鹿苑寺一覽閣主岳松澗送茶
- 對利名、車馬軟紅塵,牢藏舌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滿江紅慢
- 高樓不掩許聲出,羞殺百舌黃鶯兒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鄭女彈箏歌
- 春草抽心終不死,夏禽反舌已無聲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游小圃
- 舟中之人怪眉睛,獸肌鳥舌髻翹撐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琉璃瓶歌贈晁二
- 雙飛燕子自相銜,會教唇舌調鸚鵡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踏莎行·珠壓相於
- 灰心竟日疏《莊子》,彈舌清晨誦準提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戊戌初度二首
- 巴郢畫眉翻律呂,儀秦反舌定縱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效演雅
- 鐵衣檻至元巾府,猶自舑舌磨牙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檻虎行
- 蒯徹亦生天地裹,欲將口舌奪民彝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韓信三首
- 戰國諸公敝一言,磨喉礪舌亂乾坤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范睢蔡澤
- 生鐵鑄就昆侖兒,眼耳鼻舌如泥塊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十八首
- 好事盡輸純與直,謾勞頰舌涌如泉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句
- 為念征夫行旅苦,與生滿舌繞牙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道邊梅
- 三步一噫五步停,引吭出舌肺腸鳴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自伍光宇墓還登蓬萊絕頂
- 伺夜九頭猶作崇,過時百舌未收聲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書事十首
- 善類合離關世運,非人頰舌所能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警齋吳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詩各次韻
- 百粵姻盟常主約,三彭讒舌竟無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四和林卿檳榔韻一首
- 蓮花窺人類楚女,野鳥彈舌如胡僧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夏日湖亭試筆
- 靜裹聞香祗自覺,怕人饒舌似豐干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程教見和梅詩二絕
- 言歸溫陵入場屋,爭奮筆舌論短長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柯祕書三子歸泉應詔
- 畏威諛上亦隨毀,矧復鼓舌加其評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賢一不肖詩·右尹師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