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6個字的詩句
老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韓記合還渠老手,王詩似不要新吟。 -- 出自宋·曾由基·宦轍
- 線逕盤邅回,老壁出參錯。 -- 出自宋·曾原·同戴石屏十人重游分韻得鑿字即席賦
- 歲月不知垂老至,惟從憤樂自如如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書懷
- 稚子山妻伴老翁,重陽尋遍菊花叢。 -- 出自宋·張景脩·更高亭
- 閨女曳羅裳,老婦勤機杼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擬古
- 君意復何如,老少不同調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七月十二日偶成
- 顧我不才仍老矣,只思歸棹五湖船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聞沈元用帥南海喜而有作
- 近聞詩債盛,老退欲停戈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謙齋席間贈苔磯
- 一朵云根生老澗,千尋天柱壓群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巽·游洞霄宮
- 衰荷無嬌紅,老梧有枯碧。 -- 出自宋·張蘊·溪上
- 昔創如來殿,老於師一年。 -- 出自宋·張至龍·簡勝上人
- 似帶冰霜歸老筆,肯隨籬落斗群雄。 -- 出自宋·張子龍·白雞冠花圖
- 空廊極徘徊,老屋共崒兀。 -- 出自宋·章康·游龍山
- 爆竹聲中人老大,梅花香外客平安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元日客中和同年韻
- 明年此會日,老健天所賜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重九即席點韻
- 欲上玉樓窺老筆,虬龍擁處雪霜寒。 -- 出自宋·趙庚夫·李長吉集
- 白發重來嗟老矣,青山九鎖故依然。 -- 出自宋·趙公碩·慶元四年五月再游
- 何當學稼隨老農,荷鋤驅犢田中去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和葉水心馬塍歌
- 歸求種嘉橘,老欲守故丘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直州
- 衰顏白發旋老矣,脫帽簪花亦放哉。 -- 出自宋·趙士礽·和張叔夏梅嶺
- 斜陽明晚閣,老竹暗秋林。 -- 出自宋·趙希桐·竹閣
- 雨過勿雷吼,老龍鼾正熟。 -- 出自宋·鄭國輔·云根石
- 官似馮唐能老去,節如蘇武不生還。 -- 出自宋·鄭樵·句
- 但有好山容老子,何須更訪武陵源。 -- 出自宋·鄭汝諧·題石門洞
- 世俗毋以翁老生輕心,須知此翁頭白面黮而英心義氣,天地不得而銷鑠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醉翁行贈黎師醇
- 可惜春花吾老矣,海棠煙雨閉門深。 -- 出自宋·鄭云林·海棠
- 大老如游更老鼓,迎來公宇共稱觥。 -- 出自宋·鐘季玉·宴建昌耋老
- 君不見浣花老翁初作掾,觸熱簿書塵滿案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苦熱行
- 靜忘波洶洶,老諳歲骎骎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秋日坐寐覺而有作
- 金臺硯,舊日老張聞{上宀下禹}縣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金臺硯
- 踏盡蒼苔春老去,但余落日與寒藤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過虎丘
- 九老且無元老貴,莫將西洛一般看。 -- 出自宋·朱貫·瞧陽五老會詩
- 大江流禹跡,老樹見秦時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登眺
- 怪木走獰虬,老藤連朽貫。 -- 出自宋·朱京·麻姑山
- 樸素自持師老氏,清醒常戒鑒靈均,窮通一致由知命,恬智相須合入神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蕭五監丞新作堂成名曰知雄且賦彫章題之屋壁
- 御寒類挾纊,老稚免凄涼。 -- 出自元·陳高·種橦花
- 有酒不歌奈老何! -- 出自明·戴良·短歌行
- 舟子盡號泣,老篙亦悲訴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渡黑水洋
- 東郭先生最老成,天才久已負時名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寄俞伯熊兼柬李仲彬
- 風塵洞遺黎老,草木凋傷故國秋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懷宋庸庵
- 逸氣崢嶸今老矣,惆悵劍門千尺。 -- 出自·曹伯啟·酹江月 次王君陽李敏之過龍門韻
- 孟子論文自老成,蚤于《國語》亦留情。 -- 出自元·張昱·寄孟昉郎中
- 自嘆頹然一老翁,十年奔走鬢飛蓬。 -- 出自元·朱希晦·感懷
- 留取乾坤雙老眼,夕陽牛背看青山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贈相者姜奉先(宋忠臣姜才之孫。以下江浙避
- 博士才名成老翁,又隨聲教向關中。 -- 出自元·方行·送殷文學(奎)之關中
- 冉冉年華吾老矣,目送孤云明滅。 -- 出自元·李孝光·念奴嬌·江南春暮
- 儂知否,此山老子,元是宰官身。 -- 出自元·李孝光·滿庭芳·山色*藍
- 白首蔡邕嗟老矣,青年沈約奈狂何。 -- 出自明·蔡昶·都門春日寄友
- 白發宮人奈老何,轉頭依舊庭花曲。 -- 出自明·陳伯康·桃膠香鬟歌
- 微涼入虛闌,老鶴語桐井。 -- 出自明·陳鐸·宿牛首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