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2個字的詩句
老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年老逢春雨乍晴,雨晴況復近清明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年老逢春莫厭春,住家況復在天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年老逢春始識春,春妍都恐屬閑身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年老逢春春意多,波光誰染柳誰搓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年老年逢春春莫厭,春工慎勿致猜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年老逢春春莫慳,春慳不當世艱難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年老逢春莫厭頻,更頻能見風回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年老逢春興未收,愿春慈造少遲留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年老逢春莫惜狂,惜狂無那興難當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年老逢春春不任,不任緣被老來侵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年老逢春認破春,破春不用苦傷神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士老林泉誠所愿,民填溝壑諒何辜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感事吟
- 難老猶能成大功,至今高義如星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題四皓廟四首
- 六老皤然鬢似霜,縱心年至又非狂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和王安之卿六老詩仍見率成七
- 六老相陪卿與郎,閑曹饒卻不清狂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和王安之卿六老詩仍見率成七
- 年老人常事,如何不白頭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白頭吟
- 身老太平間,身閑心更閑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太平吟
- 人老太平春未老,鶯花無害日高眠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盛花吟
- 雖老未龍鍾,籬邊菊滿叢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三城舊友衛(wèi)比部二絕
- 年老恐話長,天寒怕歸晚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冬不出吟
- 雖老仍思鼓缶歌,庶幾都未喪天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戊申自貽
- 未老秋光詩擁筆,乍涼天氣酒盈杯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答字之少卿
- 不老必無也,再中應有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不老吟
- 雖老筋骸行尚健,盡高臺榭望仍多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秋盡吟
- 楚老只應思入境,吳兒從此去移家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饒州張使君
- 至老不曲躬,羊裘行澤中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漁家傲
- 柳老荷花盡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安公子·柳老荷花盡
- 漸老閑情減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碧牡丹·漸老閑情減
- 漸老何時無事,當歌好在多情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八六子·喜秋晴
- 五老兮在上,星子兮在下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漫浪閣辭
- 五老寧行地,香壚自供天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憶廬山示無斁弟
- 投老寸陰如寸玉,從君了事只名癡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欲求閑局理舊學作一
- 薛老村西十里地,旱日燎原無柳林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閻子常攜琴入村
- 投老又懶惰,得一或十遺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十月旦讀子美北風吹瘴癘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
- 人老江湖外,官拘簿領緣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葉應之
- 此老來修供,茲辰并拜嘉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南華具素飯烹茶詩
- 已老猶癡作蠹魚,出門延望立須臾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戲同諸子書所見
- 五老峰前三峽橋,不論時節(jié)聽飛潮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觀烏龍山瀑布
- 我老何所為,暖日聊差池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秋懷十首
- 此老三年別,何時萬里回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無斁偶作二首
- 杜老秋來眼更寒,蹇驢無復逐金鞍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戲寇君二首
- 我老不足畏,後生何可慢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答秦少章
- 吾老不可待,草露濕寒蛩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觀兗文忠公家六一堂圖書
- 人老時情薄,春深花意微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晦日
- 送老須公等,秋棋未解圍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秋懷示黃預
- 親老家仍困,門衰仕未多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伯兄赴吏改官
- 我老亦衰疾,奈此正郁陶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魏衍見過
- 將老蒙誤恩,受吊不受賀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與魏衍寇國寶田從先二侄分韻得坐字
- 扶老須微祿,移官實至恩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別叔父録曹
- 朽老詩作妙,險絕天與力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晁無咎畫山水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