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8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不知溪流處,但見翠滿谷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游龍門詩十二首·西溪
- 晚花紅自照,繁筍翠相交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游象之葆光亭因以寄之
- 青林蔽日深開第,翠竹生寒密映池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贈卞大夫
- 月上朱樓角,風搖翠篠層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景仁元夕
- 朔雪清初霽,風生翠柏陰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潁橋會曼叔坐中寫呈
- 池面和風麗稍開,翠條芳甲滿春臺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子華兄生日五首
- 澄江如練,遠山橫翠,一段風煙如畫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鵲橋仙·澄江如練
- 曉日迎涼,煙華生翠,玉麟香轉風輕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滿庭芳·曉日迎涼
- 人在朱橋轉曲西,翠幕重重閉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卜算子·云破月高懸
- 朝鎖煙霏,暮凝空翠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踏莎行·朝鎖煙霏
- 舊井遠通幽谷水,翠藤新長小窗陰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酬翁常之
- 石色丹砂文,林木翠相合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黃公濟
- 風吹無一葉,不復翠成窠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衰柳
- 鳧潀石門互變移,翠密玉練冰雪飛,壁立萬仞文公題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趙宗判請游巖溪
- 池魚金作鱗,魚虎翠為羽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山中雨
- 望彌漫、蒼葭綠葦,翠蕪青草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賀新郎·倚劍西湖道
- 銀幡雪柳人何似,翠縷瓊絲菜則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立春
- 漁歌未斷忽歸去,翠壁一重云一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又和晦翁棹歌
- 燕子今年掯社來,翠瓶猶有去年梅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社日
- 紫綿撲撲海棠蕾,翠毯茸茸沙蔣芽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聞雨
- 最憐長安驕騃兒,翠毫入手春山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三次韻答惠蘭亭紙翠毫筆
- 春回天際,見柳眼翠窺,梅腮粉膩。 -- 出自宋·卑叔文·喜遷鶯·春回天際
- 六出飄?,萬峰聳翠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·六出飄
- 斷云歸岫,長空凝翠,寶鑒初圓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賀圣朝·斷云歸岫
- 墻外瓊枝空照影,翠娥斂,游絲百丈飛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江梅引·陌頭楊柳恨春遲
- 長安近、依稀柳色,翠點奏川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宴瑤池 宴瑤池本名八聲甘州,樂府八聲甘州
- 微步穩,春纖擎露,翠袖生寒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滿庭芳 屢欲作茶詞,未暇也。近選宋名公樂
- 一吹洞芝長,再吹翠云寒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和劉伯溫秋懷韻(四首。劉旅興五十首中
- 五坊小兒騎駿馬,翠蛾彩女斗花鶉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秦宮謠
- 欲臨明鏡照,猶怯翠眉寒。 -- 出自清·章有湘·曉思
- 嶺南嶺北畫中游,翠柳輕風春色流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山月
- 山茶花發爭芳菲,翠翎蠟觜相光輝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四禽圖
- 忽如仙人來帝傍,翠環金節聲鏘鏘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
- 東風一夜吹水渾,翠鬛紅鬐不知數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程亞卿所藏劉進畫魚
- 望盡孤云入杳冥,翠微深處一茅亭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西山(三首)
- 記得曩時曾宿地,翠微深處一禪庵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(四
- 天壇絕頂山,彷佛翠微間。 -- 出自宋·白元鑒·大滌山
- 玉輦南巡去不還,翠娥望斷楚云間。 -- 出自宋·畢田·大哀洲
- 遺文漫滅雨中跡,翠石斷裂春後冰。 -- 出自宋·并敘·次韻子瞻題孫莘老墨妙亭
- 圣心不見答,浩浩翠煙去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朱文公
- 布袋頭開天地大,翠巖眉毛在不在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一念萬年,壽山增翠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路長沙鳥盡,人在翠微深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巖棲分韻得深字
- 三春二月一樣同,翠柳峨峨解舞風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層巒疊巘爭蟠紆,翠巖百尺蹲于菟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與將樂令會飲揖仙亭
- 霜染溪楓葉葉丹,翠鱗浮動汐波閒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登桐君祠堂
- 薄暮登臺望,西山翠滿欄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新秋建安王半隱園應教二首
- 弱干紅妝倚,繁香翠羽尋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和常州崔使君詠后庭梅二首
- 鳳凰山頭望前殿,翠濤正涌金芙蓉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趙希遠畫宋杭京萬松金闕圖
- 上有煙蘿披拂之翠壁,下有沙石蕩漾之清漪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