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6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聞說君家有翠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鷓鴣天·聞說君家有翠娥
- 依倚風光垂翠袖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減字木蘭花
- 煙靄樓臺舞翠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采桑子·荔枝灘上留千騎
- 不復淋漓沾翠袖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木蘭花令
- 城東寶坊金翠重,道人修惠翦蒿蓬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虔州東禪圓照師新作御書閣
- 滿地悲風盤翠竹,半叢寒日破紅榴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雙鳧觀
- 李君氣蕭蕭,翠竹搖清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贈李彥深
- 石屏重疊翡翠玉,蓮蕩宛轉芙蓉城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和臺源諸篇九首之疊屏巖
- 山韻江深屋翠崖,夜鐘聲自甕中來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雙澗寺二首
- 垂楊風輕弄翠帶,鯉魚日暖跳黃金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皇陂
- 臺上年年掩翠蛾,臺前高樹夾漳河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鄴城
- 古檜長百尺,翠竹森千竿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初筑南齋
- 奇姿云卷出翠阜,高論河決生清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歐陽辯
- 樹影連天開翠幕,鳥聲入耳當歌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春盡
- 遺編訪諸子,翠石補前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思賢堂
- 彩扇何時翻翠袖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青玉案·新腔一唱雙金斗
- 聯題在,頻經翠袖,勝隔紺紗塵幔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永遇樂·春酌沈沈
- 金露啼珠滴翠,小銀屏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烏夜啼·西風先到巖扃
- 卜筑西湖,種翠蘿猶傍,軟紅塵裹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金盞子·卜筑西湖
- 人一笑、惺忪翠袖薄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金盞子·賞月梧園
- 還斗辛盤蔥翠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解語花·檐花舊滴
- 空憶雙蟬□翠,寂寂秋聲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婆羅門引·香霏泛酒
- 地涌千峰搖翠浪,兩派玉虹如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大江西上曲/念奴嬌
- 拌擻囂塵上翠微,旁溪寺上坐題詩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烏聊山登覽
- 巾袂不知蒼翠重,看山直過越王城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偶成 其七
- 中有青眉仙,翠織鱗花裘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懷 其八
- 笙歌滿耳珠翠擁,醉飽那識人間貧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望雨
- 繡帽擁云籠翠羽,紫牙宣響出紅蓮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湖上書所見
- 野草散光搖翠浪,風花移色閃蒼苔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看山
- 旭日耀蒼□,翠嵐生嫩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曹云西南山水
- 湖山遠映蒼翠稠,五月六月涼如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魏仲遠筠深軒
- 鸚鵡無言理翠襟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減字浣溪沙/浣溪沙
- 映畫橋□□,翠閣臨津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更漏子·芳草斜曛
- 曲磴斜闌出翠微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攤破浣溪沙/山花子
- 窈窕繒窗褰翠幕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念良游/滿江紅
- 佳人久不見,翠被銷檀薰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閑情二首
- 珠繁楊氏果,翠耀孔家禽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句
- 堪笑數根蒼翠者,強顏如立少年場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新竹
- 紅燭淚闌干,翠屏煙浪寒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菩薩蠻·嬌鬟堆枕釵橫鳳
- 岸盡龍鱗盤翠條,溪深鰲背露晴沙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水西亭書事
- 紅芰姹相照,翠樹郁可攀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之南豐道上寄介甫
- 群玉過林抽翠竹,雙虹垂岸跨平橋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水香亭
- 晚菊花前斂翠蛾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浣溪沙
- 繡被春寒掩翠屏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減字木蘭花·花隨人去
- 催人起,雕鞍翠幰,乘露看姚黃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滿庭芳·花滿金盆
- 移床就、碧梧翠竹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杏花天·掛簾等月闌干曲
- 山下藤蘿飄翠帶,隔水殘霞舞袖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念奴嬌 莫愁湖
- 清狖悲號裂翠崖,老蛟怒門摧丹壁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屬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
- 秀氣逼檐楹,翠影通簾箔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利州鮮于轉運公劇八詠·柏軒
- 強取酒卮池翠柏,懶開粽葉覓楊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子淵除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