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翠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閣涵空翠連衡阜,門枕寒江落楚帆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鄭革先輩賜第南歸
- 數(shù)竿蒼翠寫生綃,寄我公齋伴寂寥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張仲通示墨竹嗣以嘉篇豈勝欽玩聊以四韻仰酬
- 陰風(fēng)翻翠幔,雨澀燈花暗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菩薩蠻·蟲聲泣露驚秋枕
- 秦峰蒼翠,耶溪瀟灑,千巖萬壑爭流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望海潮·秦峰蒼翠
- 銀燭暗,翠簾垂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醉桃源/阮郎歸
- 銀燭暗,翠簾垂,芳心兩自知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醉桃源·碧天如水月如眉
- 孤松停翠蓋,托根臨廣路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商山臨路有孤松往來斫以以為明,好事者憐之
- 玉鉤褰翠幕,妝淺舊眉薄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菩薩蠻·杏花含露團(tuán)香雪
- 輕陰隔翠幃,宿雨泣晴暉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牡丹二首
- 誰知蒼翠容,盡作官家稅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燒歌
- 湘煙刷翠湘山斜,東方日出飛神鴉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蔣侯神歌
- 鳴泉隔翠微,千里到柴扉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題中南佛塔寺
- 分行珠翠簇繁紅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喜遷鶯·歌斂黛
- 回鑣凌翠壑,飛軫控青岑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出境游山二首
- 水煙籠翠渚,山照落丹崖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泥溪
- 綺峰含翠霧,照日蕊紅林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初春登樓即目觀作述懷
- 新豐停翠輦,譙邑駐鳴笳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過舊宅二首
- 殘?jiān)剖?span id="6m2vs1k" class="hong">翠嶺,夕霧結(jié)長空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遠(yuǎn)山澄碧霧
- 秋日凝翠嶺,涼吹肅離宮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秋日翠微宮
- 腰金首翠光照耀,絲竹迥發(fā)清以哀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憶昨行和張十一
- 戶多輸翠羽,家自種黃甘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桂州嚴(yán)大夫同用南字
- 數(shù)枝橫翠竹,一夜遶朱欄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羅巨濟(jì)山居十詠
- 貧看翡翠積成堆,忽吐瓊瑤真作劇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張功父送牡丹,續(xù)送酴醾,且示酴醾長編,和
- 開紅落翠天為泣,覆手作春翻手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吳箕秀才
- 無風(fēng)生翠寒,未夕起素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單竹洋逕
- 江云山翠借朝涼,晚日晴波挾暑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金臺(tái)天氣頓熱三首
- 低紅揜翠曲未終,小兒索飯?zhí)溟T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吳夢與古樂府
- 晴嵐暖翠來未了,不用高人倒屣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照上人迎翠軒
- 少年翡翠新衫子,老翁深衣青布被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嘲道旁楓松相倚
- 多情橫翠亭前玉,伴我同行兩日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四日晨炊橫翠亭
- 外看積翠玉千峰,中有清池月半弓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劉直卿水壺二首
- 笑回紫翠面,擎獻(xiàn)新鮮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曉登小樓霧失南高峰塔
- 殘嵐剩翠渾無用,包寄金陵同社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安樂廟頭
- 海樓翡翠閑相逐,鏡水鴛鴦暖共游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初除浙東,妻有阻色,因以四韻曉之
- 潛褰翡翠帷,瞥見珊瑚樹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夢游春七十韻
- 余香盈翠袖,偏惹蝶蜂隨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美人圖
- 綠崖入翠微,嵐氣濕羅衣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張夢晉圖
- 窗中翡翠動(dòng),戶外水精浮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簾
- 羅將翡翠合,錦逐鳳凰舒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帷
- 朝寒吹翠眉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阮郎歸·紅云低壓碧玻璃
- 歸來后,翠尊雙飲,下了珠簾,玲瓏閑看月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八歸 湘中送胡德華
- 起來鉤翠箔,何處寒砧作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菩薩蠻·秋聲乍起梧桐落
- 沉沉空翠厭征鞍,馬前山復(fù)山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阮郎歸·美人消息隔重關(guān)
- 誰驚翡翠雙飛去?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即事
- 冉冉紫翠間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秋日雜興
- 松蘿滴翠白晝陰,七十二峰中最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毛公壇福地
- 君看此翠柏,錯(cuò)莫無顏色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青青澗上松送致遠(yuǎn)入官
- 菘甲剪翠羽,韭黃{上絕下刀}金釵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立春大雪,招親友共春盤,坐上作
- 靨朱眉翠喜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浣溪沙
- 別來新翠迷行徑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虞美人·金閨平帖春云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