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4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想荷翻、翠蓋飽涼?,時掀舞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滿江紅 次韻壽雪澗兄
- 掩白沙翠竹柴門,聽徹秋來夜雨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黑漆弩 村居遣興
- 惠山蒼翠。 -- 出自元·陳櫟·清平樂 寄惠山壬戌四月十二日
- 新篁搖翠添波綠。 -- 出自元·陳櫟·玉樓春 代和金滄洲韻
- 淡黃深翠。 -- 出自元·滕賓·點絳唇 墨本水仙 讀畫齋叢書本元草堂詩
- 傍虛檐翠云低亞,萬竿如束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滿江紅·彈鋏歸來
- 憐紅嫵翠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齊天樂 薊門寒食
- 一鞭空翠煙霏,笑談已到山深處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水龍吟 游錢塘西山
- 畫檐叢翠凌霄,暮云還送西山雨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水龍吟 登滕王閣
- 年年青翠,幾曾枯槁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憶秦娥·蘭舟小
- 好山環翠屏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霜角 紫陽書聲 以上八首并見北曲聊樂府外集
- 眾峰環翠嬴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霜角 南山秋色
- 歸去也、翠麓崎嶇,林巒掩映,消遣晚來情況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飯了從容
- 最至極、翠靄輕分,瓊花亂墜,空里結成雯蓋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大道幽深
- 馭紫云、翠鳳相迎,真的上仙苗裔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洞曉玄機
- 嘆黃花翠竹,何異真禪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春從天上來·大道幽玄
- 薄寒成翠色,疏雨點黃昏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雙流
- 靜聞空翠滴,間與片云留。 -- 出自清·吳震·月夜游孤山
- 別僧飛翠濕日腳,微笑已得西來意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琴初貞長劍丞過湖居偕往看桂花滿覺隴遂至理
- 長風吹翠梧,初月下金井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夜直與架閣欒秉德期孫伯融不至
- 遺紅墮翠歸天下,不失年年三月期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酬宋湜賈黃中二學士菊花之什兼呈諸廳學士
- 嵐堆積翠深藏壑,雨隔殘紅半露巖。 -- 出自明·鐘惺·江行俳體十二首
- 蜚云興翠嶺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惠連·三月三日曲水集詩
- 閑房扃翠岳,遠信隔滄洲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咸潤上人
- 更憐晚翠知人意,并入東樓第一層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東園池上書所見五首
- 秋光浮翠帟,雜蘤珥華冠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重陽節玉津園錫宴
- 煙來昏翠幕,霧下失滄洲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夜出芙蓉堂
- 徑苔鋪翠葉堆黃,生怕人來便踏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和謝江陵楊縣丞投贈四首
- 宮娥失翠鈿,搖蕩誰復制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游東陽涵碧亭劉夢得所賦詩也明日過中興寺游
- 西山列翠擁云嶠,漢水拽練縈寒流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題均州超然亭
- 柔荑展翠茵,穹石架長橋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勸農
- 古藤依翠壁,茂樹鏡清池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晚游新亭
- 空蒙嵐翠云煙外,明滅波光樹影中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題永睦縣高齋
- 竹疏和翠減,松老受春深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致軒趙使君領客及妻子入山即事原韻
- 平原接翠微,修竹圍綠凈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次韻蕃叟弟月下有感
- 樹高應翠合,竹靜自黃昏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春晚
- 空嵐獨翠坳塘出,一片得來得嫩荷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嶺小憩崇壽寺書所見
- 疎紅疊翠如先有,霜藤蔓緣驚蛇走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山堂紀實
- 丹崖與翠巘,群仙所游息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觀瀑布圖
- 日晴紫翠開千嶂,依舊君家在上頭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書蔣云巢詩卷后
- 湘巒滴翠石徑滑,遠近憧憧人趁虛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八景歌
- 歸輿穿翠微,夜久樹益蒼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秋懷
- 畫樓珠翠列娉婷,遼鶴重來失故城。 -- 出自宋·俞德鄰·姑蘇有贈
- 南山老翠幾千尺,北斗寒芒第一星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寄呈方蛟峰尚書
- 折芳弄翠渾閒冗,時與樵漁錯雜行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江上
- 風光明翠岫,江色淡新秋。 -- 出自·陳昂·雨后天晴放舟下峽
- 支筇蔥翠畔,鑒影泓澄側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二賢
- 峨峨揭翠藻,漫漫綴紅云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楸花
- 籃輿穿翠樾,只為聽琴來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太霞宮
- 平明拾翠去,薄暮踏歌回。 -- 出自明·吳國倫·上新河雜詠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