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3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園林翠幄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千秋歲·園林翠幄
- 春城翠柏藏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南山翠應北華高,共獻君王千萬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朝歡令
- 俯檐翠柏瘦,蔓籬秋實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留題開元寺仙上人平云閣
- 寒溪翠拖碧玉帶,蒼山晴臥蛻骨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宣州簽判馬屯田兼寄知州邵司勛
- 便成翠瑯玕,久與風霜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丁元珍見寄
- 欲歌翠樹芳條曲,已去洛陽三十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楚屯田同曾子固陸子履觀予堂前石榴花
- 青蒲翠竹圍華屋,白酒黃雞命里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洪州致仕李國博
- 波縈翠帶長,水濺低花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垂澗藤
- 雕玉翠鞍牽騕褭,盤龍朱輦爛文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宋中道觀八月二十八日車駕朝謁景靈宮
- 深苔翠堪染,石底清可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道次靈井
- 斷壁翠連云,寒流清見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徐元輿見邀與諸君同游至峰山溪上作
- 一路翠煙垂柳驛,滿川紅雨落花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詩一首
- 不見翠華西幸時,臨風盡日獨惆悵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同府尹李給事游上清宮
- 寶釵翠鬢還相似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雜曲
- 山斜翠磴危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詩
- 風亭翠旆開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詠采甘露應詔詩
- 金覊翠蓋聚河橋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烏棲曲
- 紅飐翠翻,驚鴻乍拂秋岸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斗百花·斜日東風深院
- 斂眉翠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下水船·上客驪駒系
- 萬木翠光合,一池春水平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雨晴吳李過園中
- 絳幡翠節歌唄喧,畫盆戴頂煙如焚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滕縣李奉議
- 今夜翠葆堂深,夢回風定,因月才相識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念奴嬌·銀蟾光滿
- 簾卷翠屏山曲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謁金門·春睡足
- 金縷翠蟬曾記得,花密密、過凋墻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江神子/江城子
- 忽枉翠裾詩在手,勝如書尺寄雙魚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分生五首
- 滿坡翠竹閒梅花,梅竹中閒住幾家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溪上墺
- 獨向翠微,手植無根樹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喜遷鶯·欲明真趣
- 竹將翠影畫屏紗,風約亂紅依繡戶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娘·玉樓春 春暮
- 頓覺翠衾寒,人在枕邊如舊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娘·如夢令 戲和李易安
- 越人翠被今何夕,獨立沙邊江草碧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悲歌二(一作悲歌,一作短歌行)
- 羽爵翠瑯玕。 -- 出自魏晉·傅玄·西長安行
- 整了翠鬟勻了面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蝶戀花·繡幕茫茫羅帳卷
- 齋橑翠霏間,人高境自閑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題玉溪符上人清風閣
- 婉婉翠鳳凰,舞風照清瀾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竹
- 黃簾翠幕斷飛蠅,午影當軒睡未興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日三首
- 裊風翠果擎枝重,照水圓荷舞葉涼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日雜興四首
- 交飛翠斝知誰醉,獨嗅烏巾認舊香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病肺齒痛對雪
- 誰將翠袖遮得歸,十斛明珠換與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片雪歌
- 娟娟翠筱寒,時見木合抱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曲河驛初見嵩少
- 森森翠羽蓋,植立分左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詠雙槐
- 方觀翠華反。 -- 出自南北·薛道衡·從駕幸晉陽詩
- 翩翩翠蓋羅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前緩聲歌
- 儼若翠華舉,登封圖乍開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府試觀開元皇帝東封圖
- 白鶴翠微里,黃精幽澗濱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寄焦煉師
- 夜宿翠微半,高樓聞暗泉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宿香山寺石樓
- 煙開翠扇清風曉,水泥紅衣白露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秋晚云陽驛西亭蓮池
- 晴攀翠竹題詩滑,秋摘黃花釀酒濃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寄題華嚴韋秀才院
- 潘郎翠鳳雙飛去,三十六宮聞玉簫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秦樓曲
- 風卷翠簾琴自響,露凝朱閣簟先涼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病間寄郡中文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