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3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山懸翠幙幾千丈,我疑山頂即天上。 -- 出自宋·許元信·劉磐幕
- 若使翠華臨此地,飛來未必羨佳哉。 -- 出自宋·閻良臣·大滌洞天留題
- 外披翠羽中懷玉,嚼出清泉上滿池。 -- 出自宋·楊長孺·梨
- 繞堤翠柳忘尤草,夾岸紅葵安石榴。 -- 出自宋·楊皇后·宮詞
- 碧梧翠竹來華胄,岳鳳溟鯤駕慶云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壽倅生辰
- 宮人翠龍駕,手持玉連蜷。 -- 出自宋·楊雯·宋武帝廟
- 金丹翠箬藏千歲,芝草瑯玕定幾年。 -- 出自宋·楊偰·紹興己巳游洞霄
- 蒼崖翠壁老君洞,健非巧宦能兼游。 -- 出自宋·楊幼輿·游老君洞
- 始知翠微中,洞穴刊青壁。 -- 出自宋·雍大椿·東巖寺
- 亭亭翠蓋擁群仙,輕風微顫凌波步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西湖荷花有感
- 丹崖翠壁數千尺,絕頂僧房三四間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西巖寺
- 同覽翠微重吊古,謾將詩酒逐交情。 -- 出自宋·余迪·登翠微亭
- 蒼煙翠霧兩冥迷,秋雨叢深不作泥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葉宰植竹四絕
- 慣看翠碧羽差池,時聽黃鸝聲斷續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都丞侍郎再和屋字韻詩次韻奉酬
- 青幢翠蓋貌難似,想見霏霏煙雨蒙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松峭山傍偃松昔嘗過之為賦長句今三十有六年
- 雨馀翠滴千峰色,秋半寒生萬壑聲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謁太平興國宮
- 西風翠屏近,藤蘿莫容攀。 -- 出自宋·元勛·靈巖
- 遙指翠微樹,來尋尊者庵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春日過僧舍
- 環山翠幄遠尤清,柏葉叢枝到地生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峽路山行即事十首
- 髻分翠影眉爭綠,人與南山各可人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到房山交代招飲四首
- 白波翠浪雨沾足,已覺抄云先簸粞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詠晴
- 最宜翠斂前山雨,長是聲聞近寺鐘。 -- 出自宋·臧詵·東峰亭
- 燒香翠羽帳,看舞郁金裙。 -- 出自宋·張佖·送容州中丞赴鎮
- 前峰翠分滴,后谷語相應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登烏龍山詩閣
- 山色翠挼藍,杯中酒如玉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擬古
- 只期翠影在窗櫳,豈謂年余到碧空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惠聲伯窗前孤桐
- 一望翠陰何爽快,暫來吾室變清涼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松棚
- 丹葩翠葉競妖濃,蜂蝶翻翻弄暖風。 -- 出自宋·張冕·西園海棠
- 獨坐翠光噴釣艇,萬家寒影落吟軒。 -- 出自宋·張士遜·寄唐山人
- 安得翠云蜚象管,書邀風月上蠻箋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贈制墨羽人葛太玉
- 遠山翠不減,滿庭搖空青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幽成四景·山色
- 喬松翠笑絕織埃,門對南山盡日開。 -- 出自宋·張宗尹·題陳相鄠杜別業壁
- 喬松翠竹絕纖埃,門對南山盡日開。 -- 出自宋·張宗永·題陳相別業
- 贏卻翠裘六郎恨,丈夫此樂天下無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陸戶有摴蒱之招詩以答之
- 瓊裾翠裳佩九霞,賜我羔酒龍團茶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生朝觴客即席用韻
- 淡濃翠碧山重列,圓碎珠璣泉一條。 -- 出自宋·趙崇渭·大滌洞天留題
- 連林翠氣妙不動,時作佛髻螺頭青。 -- 出自宋·趙崇懌·金精歌
- 不作翠蛟詩,獨賦上池水。 -- 出自宋·趙觀復·大滌洞天留題
- 疏疏翠竹欹明月,落落黃花立晚風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淳·壽放翁
- 千竿翠竹依簾立,一對黃鸝入樹吟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暖·與同年陳公過山亭
- 至今翠箬丹砂隱,夜半浮光古洞飛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普·秋日謁清臣宗叔紀洞霄景二首
- 群峰翠靄郁,靜練秋光澄。 -- 出自宋·鄭作肅·中秋登青原臺
- 鶯啼翠柳三春暖,松隱清風六月寒。 -- 出自宋·周惠·蕭巖
- 朱英翠組金盤陀,方瞳夾鏡神光紫。 -- 出自元·周伯琦·天馬行應制作
- 碧梧翠竹郁參差,艾納流薰繡幕垂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笠澤有懷
- 碧梧翠竹日扶疏,長夏高堂可宴居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有懷梧竹主人山陰道士云臺外史兼柬龍門開士
- 身緣翠石回,思逐白云杳。 -- 出自元·甘復·曉出西園由谷中歸
- 崖復翠羽戢,石觸金鱗皺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山西澗過龍巖途中瞻眺
- 長檠翠幕高高張,浩歌起坐秋夜涼。 -- 出自元·顧瑛·次周履道韻
- 松游翠陰重,桂動香露濕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九月十四日集東麓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