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昵昵琵琶恩怨語,春筍輕籠翠袖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賀新郎·多病劉郎瘦
- 樓外煙波渺去鴻,樓頭廬阜翠摩空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南康天開圖畫樓
- 野水不波清欲凍,崇岡有竹翠成陰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長干寺用荊公韻
- 塵土中無絕妙詞,不能重賦翠微詩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題池州覽亭
- 一朵蓬萊在世間,梵王宮闕翠云間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望江中金山寺
- 從今合與名山等,左轄題詩翠嶺頭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蒲左丞游虎丘十首
- 柳帶分陰接殿基,笙歌還擁翠華歸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宮詞
- 新蓮照水香空在,舊輦生塵翠已凋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題東林寺
- 芬馥鵲爐蘭注裊,盤縈鈿合翠龍臻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先天節上清宮道場香合內獲金龍
- 粉淚空流妝點在,羊車曾傍翠枝來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望江南/憶江南
- 色欺曹國麻衣淺,寒入荊王翠被深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雪
- 花邊鷺立紅云里,林下人行翠幄中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微之游湖春夏秋冬四絕
- 南堂之南可數到,列樹六本翠磔磔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種柏寄蘇子美
- 霜清廣殿鳴鞘肅,日上觚棱翠蓋飛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又和館西迎駕
- 面勢翩翩天外山,彩旗常在翠云間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抱旗山
- 荷花宮樣美人妝,荷葉臨風翠作裳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荷花
- 水仙分御六銖衣,云作中單翠作蕤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綠萼梅
- 仙女宮釵玉鳳頭,太平天子翠云裘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似夢非夢作
- 蒙松欲醒,嬌羞還困,錦屏圍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水龍吟·晝長庭院深深
- 寒雀群飛最上頭,啄殘香玉翠云裘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雪后梅邊
- 明朝第一番花信,也辦瓊絲翠縷盤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桂子白大監餉酒冰炭
- 向來祁山赭如天,邇來祁山翠如碧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義約
- 菊花籬落秋寥廓,山市人家翠疊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秋崖落成
- 一層云放一層山,小市人家翠欲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觀山
- 東風里,樓閣五云,玉帳環珠翠。 -- 出自宋·卑叔文·喜遷鶯·春回天際
- 橘村籬落香潛度,竹寺虛空翠自飄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盛秀才赴舉
- 琳宮寶*,星壇月館,槐陰竹翠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水龍吟 西閣
- 夢魂不被楊花攪,池面還添翠壓稠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鷓鴣天·殘月低簾掛玉鉤
- 移將鑒湖寒影,放微風、滟滟翠奩開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王彥立所居南齋,榜真隱,庭中新
- 無客醉敲金鐙響,有人睡怯翠衾單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春曉雨
- 人間路與紅塵隔,天上春隨翠輦過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齋和居世賞編修韻
- 君去我來吟賞地,盤溪環繞翠微中。 -- 出自宋·白麟·盤溪之游前一日知幾術太博行矣同令君梅下
- 帝子釜搖金瀲滟,家人卦剔翠孱顏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凈慈禪寺
- 一片心隨流水遠,四圍山學翠眉低。 -- 出自·顧隨·浣溪沙
- 千里無煙已十年,一朝許洛翠秧田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棗祗
- 相見不說奇特事,一聲猿叫翠微中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俱含萬像人難見,郁郁黃花翠竹光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風驚駭浪潛鱗伏,竹隱灣磯翠羽閒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書懷
- 竹間幽徑草成圍,藜杖穿云翠滿衣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含云寺書事六絕句
- 低回席上遺簪露,仿佛墻東翠黛橫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寸碧軒
- 寺隔數峰猶未到,禪燈幾點翠微明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晚登九華山
- 海水浮空,空中樓閣,萬重蒼翠。 -- 出自清·文廷式·水龍吟·落花飛絮茫茫
- 沙鷗無事作群眠,亂荇縈風翠帶牽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小西湖
- 風簾一燭對殘花,薄霧寒籠翠袖紗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回文
- 雪中無伴只孤芳,倚竹元非翠袖妝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次韻西園公詠梅二首
- 吾詩豈得無佳瑞,枝上啁嘈翠羽聲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四疊
- 貧家僅有難為黍,貴安相過翠織裾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伯東留詩別余次韻
- 颯颯先飛梁上塵,朱唇不動翠眉顰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聽歌
- 負郭依山一徑深,萬竿如朿翠沉沉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葺夷陵幽居
- 又成畫舫珠簾去,可奈紅妝翠蓋何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風月堂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