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在第7個字的詩句
簪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筍如玉箸椹如簪,強飲且為山作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越州張中舍壽樂堂
- 壽樽余瀝到朋簪,要與郎君夜語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太夫人以無咎生日置酒書壁一絕
- 有玉人憐我,為簪黃菊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倦客新豐
- 石上磨玉簪,玉簪欲成中央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井底引銀瓶
- 況有假飾者,華簪及高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遣懷 自此后詩,在渭村作。
- 解佩收朝帶,抽簪換野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昨日復今辰
- 老與病相仍,華簪發不勝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衰病
- 拂枕青長袖,欹簪白接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楊同州寒食乾坑會后,聞楊工部欲到,知予
- 殘發蕭蕭不滿簪,衰年亦自惜光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齋壁
- 短發蕭蕭不滿簪,更堪衰疾日侵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思
- 曾會蘭亭醉墮簪,後身依舊住山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述事
- 晨起開門雪滿簪,東崗一徑得幽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雨書感
- 木筆枝已空,玉簪殊未花,赬桐時更晚,春盡始萌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園中觀草木有感
- 釣灘耕壟雪盈簪,從入新年病至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子布
- 散發垂肩嬾更簪,一窗竹水對蕭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散發
- 未許陶潛達,華簪何足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後絕涼偶作
- 衰發蕭疏雪滿簪,暮年光景易駸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坐偶書
- 羊映紅纏酒,花簪絳帕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正旦後一日
- 華發蕭蕭不滿簪,強扶衰病著朝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東齋偶書
- 戢戢穿苔玳瑁簪,按行日夜待成林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湖上筍盛出戲作長句
- 向路旁往往,遺簪墮珥,珠翠縱橫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木蘭花慢·拆桐花爛漫
- 握手東岡雪滿簪,後期惆悵老吳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龔深甫二首
- 茲理儻可諧,華簪為君抽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用王微之韻和酬即事書懷
- 哿矣哀此民,華簪寧易投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揚州劉原甫
- 相門才子稱華簪,持節東行捧德音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源中丞充新羅冊立使
- 玉帶林中掛,金簪雪里埋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金陵十二釵正冊——釵、黛
- 況值廬山遠,抽簪歸法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上嘉州青衣山中峰,題惠凈上人幽居,寄兵部
- 采綬還垂艾,華簪更截肪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弘農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三歲復為大僚
- 折簡能榮瘁,遣簪莫棄捐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
- 具葉參秪樹,蓍簪當副笄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故王氏令人挽二首
- 碧落諸峰是碧簪,忽於平地插瑤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碧落洞四首
- 并輯蛟龍書,同簪鳳凰筆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
- 繞砌澄清沼,抽簪映細流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遣懷
- 婪尾杯殘雪滿簪,床頭歷日費光陰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除夜
- 岸幘蕭騷雪滿簪,一閑真是直千金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偶至東堂
- 攝衣辭田里,華簪耀頹顏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崔都水
- 出馴桑雉入朝簪,簫灑清名映士林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寄前戶部陸郎中
- 玉燕重抽攏墜簪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采桑子·水亭花上三更月
- 倦蝶慵飛,故撲簪花破帽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掃花游/掃地游
- 久不相逢喜合簪,相從未久又分襟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別許季如
- 還君金釵瑇瑁簪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蓬首亂鬖不設簪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去時梔子壓犀簪,次第寒花掐到今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50
- 闌邊偷唱系瑤簪,前事總堪惆悵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酒泉子·云散更深
- 如云青發擁朝簪,佳譽喧喧動士林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程殿丞還期
- 之子良史才,華簪偶時哲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海上臥病寄王臨
- 妖嬈偏稱美人簪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·昨夜新陽回候館
- 鳳掖鸞臺,荷囊簪筆,久要津歷試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醉蓬萊·慶長庚協夢
- 泣辭明主掛冠簪,便約幽云老舊林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賀將作孔監致仕
- 種種年來漸滿簪,兒童環視語相驚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喜見白發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