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在第6個字的詩句
簪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日出照萬戶,簪裾爛明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入朝曲 ( 一作鼓吹入朝曲 )
- 鮫綃剪碎玉簪輕,檀暈妝成雪月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餈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
- 承平百年間,簪纓半齊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葉待制求先墳永慕亭詩
- 行當投劾謝簪組,為我佳處留茅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自金山放船至焦山
- 不纓而結,不簪而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龍山補亡
- 憑久烏皮折,簪稀白帽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
- 臺閣黃圖里,簪裾紫蓋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哭韋大夫之晉
- 向來珠履玉簪人,頗覺斗量車載滿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玉樓春 用韻答吳子似縣尉
- 滿籃箭茁瑤簪白,壓擔棱梅鶴頂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故山
- 村女賣秋茶,簪花髻鬟匝,襁兒著背上,帖妥若在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黃牛峽廟
- 農時貴伏臘,簪瑱事禮賂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池州弄水亭
- 斗草憐香蕙,簪花間雪梅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代人作
- 功名希自取,簪組俟揚歷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氣昂昂頭戴簪纓,光燦燦胸懸金印,威赫赫爵祿高登,昏慘慘黃泉路近!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紅樓夢十二曲——晚韶華
- 寄報乘輦客,簪裾爾何容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冬夜宿仙游寺南涼堂,呈謙道人
- 樽俎逢佳節,簪纓奉宴居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錢相中伏日池亭宴會分韻
- 溪上夜燕侍簪裳,皎如華月墮滄浪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陳令舉妙奴詩
- 預想朝元處,簪裾立萬仙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莘老
- 鬢如蟬,寒玉簪秋水,輕紗卷碧煙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女冠子·含嬌含笑
- 劍履南宮入,簪纓北闕來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帝京篇
- 乾坤裂未補,簪笏達何榮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得親老家問
- 鼓鼙催暝色,簪組縛微軀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
- 強倚雕闌,羞簪雪鬢,老恐花枝覺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念奴嬌·十年舊事
- 簡編自襁褓,簪笏到仍昆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晁道夫叔侄
- 山藪師王烈,簪纓友戴颙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圣真觀劉真師院十韻
- 南遷無計脫簪組,西歸誰為栽松竹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留別三首
- 親死棄不葬,簪裾日翱翔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同孔常父作張夫人詩
- 紱冕誠虛器,簪裳悉畏涂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歸田詩
- 襦绔嗟來暮,簪紳惜外遷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峽州陳廉秘丞三首
- 兵壑達初愿,簪裾徇外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秋夕不寐呈諫長樂道龍圖
- 莫言槐市富簪裾,且說蘭房雜衣鏡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安卿
- 年年長見瑤簪會,霞杪蓋芝輕度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摸魚子·亸吟鞭
- 風雨交中土,簪裾敞別筵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杜尹赴東都
- 離堂處處羅簪組,東望河橋壯鼙鼓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韋行軍員外赴河陽
- 絲竹調六律,簪裾列千官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圣制九日言懷賜中書門下及百僚
- 崇蘭香死玉簪折,志士吞聲甘徇節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畢侍御謫居
- 發鬢將回色,簪纓未到身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歸山居寄錢起
- 千官道從粲簪纓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降仙臺
- 爛熳芳葩,斜簪慶快春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萬年歡慢/萬年歡
- 多應是,伴玉簪鳳釵,低椏斜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遠朝歸·新律才交
- 曾曳履、持荷簪筆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朝歡·一點箕星
- 星辰望天北,簪組隔城西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鄧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館九首
- 鹿鳴偕計近,簪盍約初年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寒食日送李公佐歸漢東
- 射堂西出賓簪樂,飛盡歌梁幾夕塵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太常邊博士守永嘉郡
- 聚星亭上華簪客,即是高陽舊里人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李屯田西湖尋春
- 始知物外情,簪紱同芻狗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裴尹東溪別業
- 物象朝高殿,簪裾溢上京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
- 水竹幽閑地,簪纓近侍臣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同劉給事城南宴集
- 清朝未得榮簪紱,黃卷何妨樂圣賢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李南夫罷舉歸隱
- 醉拍朱闌,滿簪丹桂,細與姮娥說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念奴嬌·去年秋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