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在第4個字的詩句
簪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壓髻慵簪雙鳳釵,傷心羞覷合歡鞋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古斷腸曲三十首
- 布袖蒿簪笑語,雞豚社酒山家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全州道間
- 儻便盍簪叨墨綬,縱然休仕亦緋魚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(jiān)·及書六考喜效白體
- 試子玉簪筆,他工總不如。 -- 出自宋·王諶·贈筆工
- 溜滴檐簪折,冰開沼鏡明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雪晴
- 非晚即簪盍,寧久成訣離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和南塘貽林丹巖古風(fēng)時丹巖館郊外
- 甚欲投簪去,同君住薜蘿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題水竹居
- 但得投簪去,何須二頃田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寄月塘
- 未有盍簪日,還須上冢時。 -- 出自宋·牟巘·次韻寄衛(wèi)山齋
- 一笑洗簪膩,臨風(fēng)倚孤節(jié)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徐中丞容齋舊泰山一百四韻贄見
- 奚因一簪盍,使此雙眼明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和博古直五首
- 名播蘭簪妃后里,暈潮蓮臉君王側(cè)。 -- 出自宋·王清惠·滿江紅·太液芙蓉
- 一插寶簪云妥貼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蝶戀花·碧樹殘鵑啼未歇
- 山列瑤簪束不齊,過云舒卷樹高低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寓舍在青安門外由是出郊不數(shù)里群山獻(xiàn)狀如游
- 白屋寄簪纓,青燈聯(lián)袵席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寄敬甫葉兄
- 自把玉簪敲砌竹,清歌一曲月如霜。 -- 出自·***·高侍郎詩
- 不見昔簪裾,猶有舊松竹。 -- 出自唐·丘丹·經(jīng)湛長史草堂
- 莫問華簪發(fā)已斑,歸心滿目是青山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春望
- 愁鬢華簪小,歸心社燕前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郡樓懷長安親友
- 象魏抽簪早,匡廬筑室牢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(biāo)·贈廬山錢卿
- 抽卻朝簪著釣蓑,近來聲跡轉(zhuǎn)巍峨。 -- 出自唐·李昭象·寄獻(xiàn)山中顧公員外
- 鄭公解簪紱,華萼曜松溪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酬葉縣劉明府避地廬山言懷詒鄭錄事昆季茍尊
- 露下瑤簪濕,云生石室寒。 -- 出自唐·陸禹臣·贈吳生
- 手把玉簪敲砌竹,清歌一曲月如霜。 -- 出自唐·張氏女·夢王尚書口授吟
- 開到玉簪花也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如夢令·墻角黃葵都謝
- 且折花簪帽,劇談清事,引杯看劍,聊適幽懷。 -- 出自元·謝應(yīng)芳·沁園春 (原作沁春元,據(jù)丁藏精鈔本改)無
- 欲簪花、簪不住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謝池春 花朝
- 記滿帽簪花,分籌藉草,騎馬忘歸路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摸魚子 吳門客中,九日,次魏彥文韻
- 醉帽斜簪任欹倒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感皇恩 憶梅
- 策杖昂簪信步移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武陵春·一葉梧桐窗外落
- 朋*華簪醉未沾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浣溪沙 賦箏
- 露涼玉簪零亂,竹靜有深香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調(diào)歌頭 宴張右丞遂初園
- 秋入一簪涼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菩薩蠻 月夕對玉簪獨(dú)酌 文津閣本中庵集六
- 狼藉玉簪看又過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玉樓春 雨中戲書
- 搓就瓊簪膩如繭,絲成冰縷細(xì)如煙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班枝花曲
- 雪擁承簪發(fā),丹藏戀闕心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初憩河陽郡齋三首
- 早拂華簪謁冕旒,五更殘點(diǎn)便鳴騶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晨謁感懷
- 同舍盍簪如有約,吾廬高枕更何殊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南湖遣興
- 裘馬朋簪盛,緋魚筦庫卑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挽樓朝奉
- 每與盍簪移永日,更須篝火及余觴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再用前韻簡劉連州
- 飛步抽簪扣玉扃,中有素娥三千人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廣寒游
- 公馀褫簪綍,彩服戲家庭。 -- 出自·陳昂·賦新繁周表權(quán)如詔亭
- 殿上仍簪侍臣筆,江頭新艤?zhǔn)咕?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文潛出守丹陽
- 他年謝簪紱,永此繼閑閑。 -- 出自宋·查元方·查公山
- 碧玉雙簪兩髻丫,滿懷春恨正萌芽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用韻戲趙貫道買妾并呈鄭舜舉王有之二丈
- 聞望高簪紱,論思動冕旒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挽中書舍人葉公三首
- 臥看玉簪迎兩岸,心隨繡領(lǐng)逐浮漚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十七日窘雨邑中舟還
- 待菊須簪發(fā),臨流擬祓塵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偶得巾樣問老匠云正古漉酒巾也
- 解佩遺簪日日歡,不覺紅顏?zhàn)碇欣稀? -- 出自宋·戴埴·輦下曲
- 江海逃簪紱,乾坤寢甲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宗兄端叟再會武林還暨陽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