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在第2個(gè)字的詩句
簪在第二個(gè)字的詩句
- 朋簪忽逢會(huì),并轡隨休適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清明日同傳元瞻閻才元周濟(jì)美曾原伯宇文子友
- 盍簪譚舊夢(mèng),持酒送余春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寄別諸公
- 朋簪談笑余,經(jīng)史多討論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五月望參
- 想簪榴艾泛菖蒲,應(yīng)召鄒枚雜郊賀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端午洪積仁召客口占戲柬薛仲藏
- 朋簪各有贈(zèng),再拜獻(xiàn)一觴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定海餞王郎中
- 草簪門晝掩,鵲下土新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治圃雜書二十首
- 投簪得謝今無事,命駕尋盟會(huì)有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李寅之鄂渚見寄
- 盍簪之別澆菖蒲,若堂之封酹茱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程桂軒子方還羅治先墓
- 朋簪連日醉如泥,別后臨流意自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別后
- 盍簪列炬渾如夢(mèng),不似今年筑底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未歲除二首
- 盍簪眇無因,東望慨其嘆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王深道見寄
- 朋簪既肅穆,宴豆亦靜嘉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九日分韻得花字
- 滿簪烏帽去,如入月宮回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芳所堂賞桂楊順齋酒邊賦
- 盍簪須有日,卻與共論文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寄姜仕可
- 勝簪不肯黑,浮頰故能紅。 -- 出自宋·句昌泰·題新繁句氏盤溪
- 盍簪當(dāng)日話殷勤,便著金蘭較此心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寄宋周臣
- 玉簪先透玲瓏玉,金注徐傾瀲滟金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
- 朋簪峨峨盡才子,椽筆交輝云藻麗。 -- 出自宋·梅摯·和王益新繁縣東湖瑞蓮歌
- 盍簪況乃□□席,□□□□注黃流。 -- 出自宋·倪德元·釣魚硯
- 抽簪期晚歲,相許扣禪扉。 -- 出自宋·丘雍·送僧歸護(hù)國(guó)寺
- 朝簪相訪惜回馭,屢奏瑤琴太古聲。 -- 出自宋·釋長(zhǎng)吉·游棲霞宮
- 遺簪只為情難盡,泣路方知意未窮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碧簪挺特地如拔,乳寶玲瓏步可攜。 -- 出自宋·汪立中·題寶方洞
- 抽簪早覺宏圖遠(yuǎn),側(cè)席時(shí)聞妙語新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黃朝請(qǐng)
- 盍簪何啻得明龜,醉里呼曹自啟扉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徐思遠(yuǎn)招客
- 半簪白發(fā)無拘束,不用黃精自掃除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與鄭侍郎
- 遺簪墮履儻未捐,惠顧尚期逮孫子。 -- 出自宋·許應(yīng)龍·代上何樞密
- 遍簪丹桂香巾袂,盡吸清輝澡肺肝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中秋愛山玩月
- 華簪簇簇呼班后,黃傘亭亭過蓼來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蒿簪掠鬢布裁衣,水鑑雖明亦嬾窺。 -- 出自明·張維·十詠圖·貧女
- 盍簪領(lǐng)嘉賓,舉酬及良夕。 -- 出自宋·趙郡守·贈(zèng)令狐使
- 盍簪無甚樂,判袂覺凄其。 -- 出自宋·趙希東·懷友李衜行
- 玳簪新筍破泥沙,寒食輕陰酒望斜。 -- 出自宋·鄭錦溪·雙溪閣
- 一簪華發(fā)一莊書,盡日新亭適意無。 -- 出自宋·鄭猷·詠生子安應(yīng)試新亭二詩
- 朋簪契我天君。 -- 出自·曹伯啟·沁園春 和復(fù)初省郎韻,紀(jì)仲春陪諸名勝游西
- 一簪華發(fā)可憐生。 -- 出自·曹伯啟·浣谷沙
- 盍簪豈料有今夕,明日桃源又問津。 -- 出自元·鄭元祐·書畫舫
- 朋簪喜相盍,歌詠樂清朝。 -- 出自明·高得旸·雅集分韻
- 玉簪倒臥蟠條脫,金鳳斜飛上步搖。 -- 出自明·顧德輝·天寶宮詞十二首寓感(草堂雅集題云“唐
- 盍簪方喜慰疇曩,摻別那堪增養(yǎng)養(yǎng)。 -- 出自明·蘇伯衡·送曹叔溫赴淮安幕
- 回簪轉(zhuǎn)黛飛參差,才過東城又南陌。 -- 出自明·俞允文·春思曲
- 投簪幾憶鴻鳴露,欹枕猶驚鶴唳風(fēng)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聞霜鐘
- 盍簪承偉餞,授簡(jiǎn)藉余芳。 -- 出自明·張仲舉·寄題玉山詩一百韻
- 襲簪纓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江神子/江城子
- 人簪菊。 -- 出自宋·沈端節(jié)·憶秦娥·憑闌獨(dú)